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问题多吗?
中国服装品牌发展问题多吗?
- 国际品牌正在淹没中国服饰 一路是产品直接打进中国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设立专营店或专营柜的世界名牌服装,如姬龙雪、贝纳通、鳄鱼恤、花花公子、欧迪芬、袋鼠等已有50多个,这些品牌全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英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并占据了中高档市场的相当份额,有些百货商场,只引进国外品牌,而将国内品牌拒之门外。 另一路是将牌子输入中国。他们利用中国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生产他们的产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说:许多国际品牌都在我的企业加工生产,我们的加工产品都是100%直接销往欧洲市场。拥有2000多家服装企业的东莞,其中60%为外来加工的小企业。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50多个服装名牌在中国都有生产基地。 我国潮州有一家工厂生产的晚礼服占全世界产量的60%-70%,但在世界各地销售的时候,不得不用外国经销商的商标,因为贴上我国自己的商标卖的价格仅为国外商标的10%-20%。中国的杉杉、罗蒙、海盟、美尔雅、顺美,出口的高档西服无一例外的只能委屈地使用外国品牌。 克隆品牌肥了现在害了将来 外国的名牌向中国市场大举进攻,使消费导向成了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圆,由此中国设计师难展拳脚,他们要么是市场的奴隶,市场出现什么,他们就设计什么;要么与市场脱离,设计一些只能让模特在舞台表演用的服饰。然而,国内品牌要生存,不少企业走了克隆品牌之路。由此,中国的服装出现了4大克隆流派:京派、海派、粤派、汉派。这4大流派仰仗自己的地理优势,几乎都有自己克隆的蓝本。京派以克隆欧美为主,海派以克隆日本为主,粤派以克隆港澳为主,汉派九省通衢,什么服装都克隆,由此有人称汉派为杂派。 在杭州、上海等地还出现盗用金利来商标注册公司的现象,在杭州的龙祥等几大服饰城就有以意大利金利来(香港)公司授权经销商的名义经营西装、衬衣及领带的铺位。而据金利来公司调查,这家意大利金利来公司在香港既无经营场所又无从业人员,更谈不上实际的经营活动,明摆着是拉大旗,作虎皮,挖空心思傍名牌。 克隆名牌虽然为一些企业带来暂时的效益,然而,它是以毁灭自己品牌为代价的,其结果是,中国服装被外国品牌洋化了,即使自己制作的品牌服装也要取个洋名字,如果产品不标产地,消费者肯定会认为是国外品牌。因为国人克隆洋品牌,推销洋品牌,使中国人的心态已成定势:国外的品牌就是比国内的品牌好。不取个洋名不仅在国外不好销,而且在国内也不好销。由此,中国的服装完全失去了个性。 中国服装为何没有国际品牌 中国服装为何没有国际品牌?北京赛特购物中心总经理池洋说,消费者在选择服装的过程中,首先是选择价格,其次是看服装合不合身,在合身的基础上,再看穿着是不是比较挺,最后才去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他们把品牌消费放在最后。要创造国际品牌,首先要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迎合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将品牌自有文化与中国的消费文化更好地结合,才是中国产生国际品牌的根本。 谈到服装的品牌文化,美国长青服饰有限公司的吴政董事长说:中国的服装落后于欧美,主要是两地的文化侧重点不一样,中国侧重食文化,美国侧重性文化。食文化带来的是酒楼饭店布满大街小巷,各种名酒、火腿肠、方便面、饮料等广告在中国的电视上随时可见。美国的性文化讲究的是外表的包装,住房的豪华,因为性文化的发展,使男女之间对服饰喜新厌旧,并标新立异地去追求新款式、新潮流,以此,增加自己对异性的魅力,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这个道理。 上海市玉峰形象时装设计公司设计师赵玉峰女士说:一个名牌的产生,取决于设计师和消费者双方。欧美国家的国际品牌多,除了文化因素外,经济实力起很大的作用。目前欧美的服装消费水平已达到10%,而中国最富裕的城市北京、上海也只有5%,武汉只有0.6%,其他地区更少。因此,我们的高档品牌还不能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从设计者的角度而言,国外的服装企业,大多都是设计师品牌,一般以首席设计师为旗帜,设计师往往就是名牌的象征,法国的夏奈尔,美国的安娜苏,意大利的古驰,日本的三宅一生,这些既是国际品牌,又是设计大师的名字,其产品极具个性化。我国的服装行业大多都是工业品牌,广告上经常介绍的是总经理,而不是设计师。法涵诗(男装)是被国际权威时尚媒体追踪报道的第一个中国设计品牌。然而,穿法涵诗品牌的人很少有知道这个品牌的设计师是武学凯。
-
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1、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2、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3、业专业人才匮乏,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生产管理、设计、营销、广告等)非常贫乏。服装行业前景:目前,我国服装零售行业整体运行稳中趋缓,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外...
-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1. 女装市场竞争激烈,2020年疫情冲击下市场规模依然庞大且多元化。本土品牌如拉夏贝尔和优衣库竞争激烈,高端品牌崭露头角,休闲与个性化趋势明显。例如,优衣库业绩稳健,而Forever21已退出中国市场。2. 在女装品牌竞争中,绫致时装的VERO MODA和ONLY以及森马集团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如多场景、多品类设计,强化...
-
为什么国产的衣服品牌几乎没有国际大牌?
- 2.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服饰品牌在设计创新、工艺细节以及面料选择等方面与国际顶尖品牌存在明显差距。3. 中国服装制造业虽然成熟,但多数企业仍然扮演着国际品牌代工的角色,缺乏独立设计和品牌建设的能力。4. 设计风格和品牌价值的缺失,导致中国服饰品牌难以与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
-
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总结,中国服装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度转型之中,品牌需不断创新,精准定位,
-
国内外服装业的现状
-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了异议,原材料价格只是影响服装业的部分原因,而目前困扰服装业发展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河北省纺织与服装协会会长王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企业数字指标好转,只能表示某个服装品牌或者说是行业局部,得到了好转,而影响服装业整体发展的根本问题,比如产能过剩问题、发展方式问题、同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