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古到今服饰的演变
中国从古到今服饰的演变
- 原始服饰 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层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纪念。
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东周男子服饰 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秦汉服饰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 …… ……
-
从古至今服饰的演变过程
- 1、春秋战国 · 深衣袍服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环境的“百家争鸣”对服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时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深衣。从春秋到汉代,曲裾深衣和直裾深衣是深衣的主要类型。深衣继承了上衣下裳的传统,是根据礼制制定的服装,因此一直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它的设计采用圆袖方领,象征规矩...
-
历史:从古至今男女服饰变化的时间列表!(急!!!)
- 公元前二十多世纪)---辛亥革命(1911年):穿着传统汉族服饰:汉服辛亥革命(1911年)--文化革命(1964年):旗袍 洋装文化革命(1964年)--改革开放(1979年)军装 较为保守的洋装改革开放(1979年)-2000年前后:洋装 旗袍 现代时尚服饰2000年前后--现在:洋装 旗袍 出现小规模的汉服复兴 现代时尚服饰 ...
-
从古至今嫁衣的变化
- 汉代服装:黄色和紫色。晋六朝服装:白色为主,唐朝服装:红色为主。植物提炼 如茜草、苏枋、槴子、槐花、荩草、靛青等,俗称「草染」资料来源:卢玉惠依据本书内容,自行整理编表。三、 中国服饰的形制类别 中国历代服饰形制丰富,品种齐全,史籍中著录的服饰名目就有数千种之多。可以肯定,未被著录的...
-
从古至今服饰的演变过程
- 唐代服饰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齐胸襦裙。这种款式无论身材丰腴还是瘦削都能达到别样的飘逸效果。小贴士大袖衫,大气飘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这种...
-
中国各时代个阶层的男女服饰特色?从先秦到至今
- 五、隋唐服饰(581~907)1. 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2. 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六、宋辽夏金元服饰(947~1368)1.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