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中女生穿旗袍被指文化挪用吗?
美国高中女生穿旗袍被指文化挪用吗?
- 最近,因为一个美国高中女生穿旗袍,推特上吵翻了。
有人说是“文化挪用”,有人认为是“文化欣赏”,争论双方的气焰不相上下。如今光是这条推文已经被转发了6千多次,还有相关的评论推特获得超4万次转发和近18万次赞。
18岁的美国犹他州高中生凯夏)穿了一件红色的旗袍参加毕业舞会,不过她并没有中国血统。在她将照片上传至社交网络,没想到却引发了轩然大波。
其中一名自称来自中国的推特用户尤其愤怒,称中国文化不是“用来给你参加舞会穿的”。
同时,他还对旗袍的历史背景进行了一番“科普”。
“旗袍原本没有形状,是很宽松的服饰,用于中国女性做家务时穿。”
“随后经过改良,并增加了刺绣,成为可以在公众场合穿的合身服饰。但在极端父权压迫时期,女性不被允许穿旗袍。”
他还表示,旗袍不仅是艺术品,还是变革的标志,展现了女性气质、自信和性别平等;同时打破了经济阶层的限制,上下阶层都能够穿得起。
“但是,让旗袍成为美国消费主义的对象,用来迎合白人,就等于是殖民意识形态。”
也有人表示:“虽然我是亚洲人,但我不会穿韩国、日本或任何其他国家的传统服饰……它们背后包含太多历史。”
另一中国网友称:“如果你‘欣赏’和‘喜欢’我们的文化,你应该知道这是我们的传统服饰……你让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文化挪用,而非文化欣赏。”
“就算对小部分中国人来说没问题,但并不代表对所有中国人都没问题。我们的传统服饰不是用来给你们增加时尚感,或者让你更具异域风情的。旗袍背后有着很长的历史,白人并未参与。”
不过,也有网友力挺凯夏,认为如此上纲上线未免太小题大做。
“她不是就穿了一件喜欢的衣服吗,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这么敏感?”
“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时也是一名时尚摄影师,我认为你看起来很棒、很惊艳、也很优雅。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化遗产感到自豪,它可以影响别人并且分享美。”
“你穿起来很好看,我是中国人,一点也不觉得被冒犯。”
“这根本不是冒犯,它没有用来嘲笑任何人。大家应该停下来,不要发生什么事都觉得自己被冒犯。”
也有人表示很多美国人都曾经穿过旗袍,其中包括去年陪同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的“第一夫人”梅拉尼娅。
而凯夏本人在遭到诸多反对声之后,表示不会删帖。“想对所有因此事产生负面情绪的人说:我对中国文化没有不尊重的意思。我只不过对他们的文化表示欣赏。我不会删除我的推文,因为我除了表达对这种文化的喜爱之外,什么都没做。这是一件衣服,而且它很美。”
在推特上,支持者和反对者似乎“水火不容”,但在国内媒体,中国网友则显得相当淡定。
近年来,受全球化影响,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也日益凸显,“文化挪用”一词也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火星哥”布鲁诺·马尔斯的音乐被批“文化挪用”模仿黑人,林书豪的脏辫造型也曾遭黑人球员抨击,时尚行业中“文化挪用”更是“饱受诟病”。
- 求电影后来的
-
美国高中女生穿旗袍被为何指文化挪用?
- 最近,因为一个美国高中女生穿旗袍,推特上吵翻了。有人说是“文化挪用”,有人认为是“文化欣赏”,争论双方的气焰不相上下。如今光是这条推文已经被转发了6千多次,还有相关的评论推特获得超4万次转发和近18万次赞。据1日报道,18岁的美国犹他州高中生凯夏(Keziah Daum)穿了一件红色的旗袍参加毕...
-
文化挪用(culturalappropriation)到底有没有错?
- 文化挪用,即借用非自身文化元素的现象,其正误问题引起广泛讨论。一方面,如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且尊重原文化,便无不当。比如,唐僧学习佛教文化,艾米纳姆借鉴非裔美国人的说唱音乐,泰格伍兹热衷于高尔夫球,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学习芭蕾舞。这类文化挪用,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还能增强文化理解,值得鼓励。然...
-
文化挪用是指将本不属于本地的异域
- 文化挪用是指将本属于本地的异域:1、某苗族民间工艺组织设计制作的具有苗绣元素的彩绘玻璃、蜡染布等文创作品畅销全国。2、某法国女生在毕业舞会上穿着优雅别致的印度传统服装纱丽翩翩起舞,让大家大饱眼福。3、某荷兰社区大学为学生开设中华太极拳课程以增强他们的健身意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
名创优品把穿旗袍的娃娃称为日本艺伎,如何保证自身文化元素不被挪用?
- 名创优品把穿旗袍的娃娃称为日本艺伎,这种行为是对自身文化元素的挪用,如果想要避免这种现象的话大家一定要做到积极的维权。有关部门在注意到了这些事情以后也要响应众人的维权,只有这样才能捍卫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可以被使用的文化有很多,只要抱着尊重中国文化、宣扬中华...
-
1.东西方时尚的哪些方面激发了跨越文化鸿沟的设计师们的灵感?
- 时装策展人 Pooky Lee 接受 WWD 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大多数中国观众都很高兴看到中国文化被西方时装设计师诠释,并呈现在国际舞台上,只要这些设计是用心和尊重的。”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将社会变得越来越透明和公开,围绕文化挪用的问题开始逐渐变得敏感,但多数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文化层面。时尚学者 Christine Tsu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