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汉代服装知识
系统的汉代服装知识
- 从服饰起源至清末民初5000年,将中国服饰的变迁呈长卷史诗般展示,8个分篇遍及历史、类型、材料、设计、制作、着装、民族、文化等领域,表现了无数纱衣锦袍的美妙和精良。
这就是苏州大学博导、教授缪良云披星戴月历经6载编著的《中国衣经》。近日,这部作品获得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被称为国内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服饰百科全书”。
破解中国古代服装设计师不登史书之谜
谈及《中国衣经》,缪良云感慨颇深。他说,作为一名从事服饰文化研究的学者,有责任把中国辉煌的服饰文化展示给世人。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但是,20世纪80年代初,对外开放的服装市场在外来浪潮的冲击下,逐渐产生了一种“扬外抑内、重洋轻本”的倾向,主流服饰的款式、流行趋势和工艺等都是国外的。
缪良云说,中国服饰相继几千年,积聚了难以数计的服饰类型和式样,这些服饰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艺术,是无数艺匠智慧的结晶。但是,史册上却没有大名鼎鼎的设计师,原因是中国服装设计的主要形式是群体式设计,除最高统治者外,任何人都难以凭个人意愿来制定某种冠服。同时,冠服设计制作属工艺范畴,在重艺轻技、重师轻匠的封建社会,工匠的名字很难登录史册。
不过,茫茫“衣海”中,时时可寻独具匠心的经典之作: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为习骑射计,引进改制胡服式样,致使国势大盛;汉高祖刘邦,曾亲自设计并以竹皮制作“刘氏冠”;东汉梁翼之妻孙寿,所作的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等,使京都翕然;而近代伟人孙中山,授意设计的“中山装”,融中国传统观念和近代服装风格于一体,其式样严谨、简洁、大方,蕴藏着设计者强烈的主观愿望……编写中国第一部服饰百科全书。
缪良云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中国服饰文化,同时,中国的服装制造业急需理论指导,公众的审美情趣更需引导,于是,年近花甲的他决定编写一部贯通华夏历史、反映中国服饰变迁的著作。
从1994年开始,他先是花了整整1年时间着手《中国衣经》框架的构造,接下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图片。“服装的内涵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研究资料或失于艺术欣赏性,或失于科学研究性,只有广收博采众家精华后方能有所创新,但收集资料很难。”
因为中国衣冠服饰是以权贵阶层为记载主体的,冕服只有帝王才能享用,普通人不得涉及。这使得考证一些民间服饰有很大困难。缪良云只得从当地的博物馆和地方志中查询。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只能借助少数民族艺术家提供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一遍又一遍地修改。为推导归纳出衣服变迁图案的相关性,他家里贴满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为此还拆掉了家里的床板堆放资料,晚上睡觉一度与夫人打地铺。
6年的苦心孤诣,由缪良云主编的150万字的煌煌巨作《中国衣经》终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引起服装界轰动。如果你单单对古代中国的服饰感兴趣,推荐你这本书。
-
汉服的基本知识有哪些?
- 汉服的基本知识如下:1、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2、汉服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
-
汉服风靡校园,有哪些关于汉服文化的知识吗?
- 1清服 2旗袍 3唐装 4中山装 > 叁 汉服、和服、韩服互相混淆 × 追本溯源,人们之所以容易把汉服与和服、韩服相混淆,是因为在汉服的发展过程中,因华夏民族的强大,汉服的服装特点也影响了周边的国家及少数民族。汉服的形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衣下裳制,衣裳分体...
-
可以介绍一下汉服有关的知识吗?
- ◆褒衣广袖:汉服袖型大多是宽袍大袖,礼服褒衣博带、常服短衣宽袖。“袖宽且长” 是汉服礼服袖型的主要特点,但也有较多的小袖和短袖的款式,多见于参与劳作的庶民服装和将士的戎装等。◆系带隐扣:汉服通常是使用系带来固定衣服,而汉服中的隐扣,其实包括有扣和无扣两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汉服是...
-
汉服是我国的传统衣裳,有哪些关于汉服的知识?
- 8. 华夏民族的名称与汉服有着密切的关系,汉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9. 古代华夏的服饰体现了礼仪和文明,是华夏民族的重要标志。10. 汉服在秦朝时期得到了统一,汉代则赋予了汉服特殊的地位。11. 汉服的称谓在汉代得到确立,并逐渐成为华夏民族的标志。12. 汉服不仅仅是一种服装,它代表了一整套服饰系统...
-
汉服入坑普及攻略,汉服形制区分和穿搭的知识你知道吗?
- 直裾属于汉代款式,如果说前面的褙子已经算是简朴了,那么直裾款就更为简朴。但直裾与褙子相比,简朴中又少了些温柔,多了些潇洒。其实直裾和交领齐腰很像,有好多小白刚入坑时也会分不清,二者的区别是直裾上下连接通体式,腰间系一根带收腰,好比现代浴袍。搭配建议:直裾也是一种不挑身材的款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