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员穿什么制服呢?
唐朝官员穿什么制服呢?
-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
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
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
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
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
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
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
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
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
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
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
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
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
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
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
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
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
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
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
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
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
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这是中国
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裙的质料、色彩
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
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
长。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 宽窄长短形成鲜
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
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
二、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 内则》曾
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
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
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
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
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
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
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
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 五行志》记,
“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
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
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
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 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
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
相当普遍。
三、胡服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
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
民族的一种贬称,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
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
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
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
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
- 唐服 但是好像没有制服!都大致一样的衣服
- 就是唐装
- 隋朝的时候,隋文帝就制定出了极为详细繁琐的官场礼服。唐朝建国,在这个基础上也制定了礼服制度,通过礼服的各种元素确立上下等级。但因为过于繁琐细密,根本无法真正贯彻实施。只有遇到祭祀之类极为隆重庄严的场合,官员才穿这种复杂的礼服。平时,官员们还是穿常服,哪怕上朝见皇帝也一样。而常服之中,最常见的是窄袖、圆领的长袍。
唐朝官服通过色彩来区别高低贵贱,确立等级秩序。其首要规定是,只有皇帝能够穿赭黄色的衣服。从此之后,赭黄色,就完全成为皇家的专用色彩,不但民间不能用,就是达官贵人也不能用,谁僭越使用,就是犯了谋反大罪,就得杀头。皇帝用赭黄色,是因为中国文化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是人间的太阳,而太阳的色彩是黄色的。
皇帝垄断了黄色之后,其他一些比较好的让人看起来舒服顺眼的颜色,也被官员垄断了。按照当时的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常服的颜色是紫色的,以下依次是: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这种原则“上可以兼下,而下不可以兼上”,就是说,三品高官可以穿七品小官的绿色袍子,但是七品芝麻官却绝不能穿三品大人的紫袍。不过现实中大概没有哪位三品大员乐意穿七品芝麻官的绿袍子。
唐朝官场的官服,除了色彩,还有诸如幞头、纱帽、腰带和鱼袋,也颇有意思。唐朝的官员在穿着长袍的同时,一般还要在腰里扎一条皮质的腰带,腰带的贵贱区别在腰带上的装饰物。穿紫袍的高官腰带的装饰物是玉,可以有13个玉环,红袍官员可以用金子装饰腰带,可以用11个金环,下面还有银、铜之类装饰物,数量也递减。
- 唐服啊
-
唐玄宗时期
- 唐玄宗(李隆基), 生于垂拱元年(685年), 卒于宝应元年(762年), 死后被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故自唐朝后期起, 人多称其为“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孙, 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孙, 唐睿宗李旦的三儿子. 李隆基幼时聪明伶俐, 很得祖母武则天的喜爱, 一岁半即被封...
-
现代的人为什么都不穿绫罗绸缎啊?
- 然后古代所谓布衣是麻布的(其实麻布属于耐磨耐那啥还很吸汗的,不过古人的麻布很粗,不是现在那种细亚麻布)真的棉布也很牛的,在唐朝的时候,初唐直接没有,那会儿棉布是高昌特产,高昌国王鞠文泰都把棉布当极好的料子穿,那会儿叫白叠布。灭了高昌之后中原才有,一开始也少,后来才慢慢多起来的。
-
现代的人为什么都不穿绫罗绸缎啊
- 即使在古代,绫罗绸缎也是少数人穿戴,大众服饰和今天差不多,以棉和麻为主。 战争过后,西方势力进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西方的各种工业产品,严重的冲击了国内以手工作坊为主体的生产方式。西方的服装在款式上更加适合当时(现在)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我们民族的传统服饰便在近100多年中渐渐的淡出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