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 这个问题我知道。
曾经用“一学、一字”“征服”过亚洲多个国家,“一学”即儒学,“一字”即汉字,可以说,中国文明曾照耀了整个亚洲文明圈,书写着这些国家的历史传承。
实际上,我们还有“一服”,即汉服,也曾深刻地影响着这些国家。
汉服,又称汉装、华服、华夏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的起源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从黄帝至明末约四千年中,以汉族(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采的服装体系。
在古代各个朝代,均将继承“汉衣冠”视为国之大事。中华的别称“华夏”一词,最初除了指“礼仪制度”,如《春秋》云“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也指“衣冠”。如《左传·定公十年》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载:“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汉服在殷商时,出现首个上衣下裳形制,此后在汉服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冠服制度,西周时,服装体系逐渐形成。
至汉代,汉服逐渐成为儒家思想的一部分。西汉时,汉王朝改良了周朝冠服,形成皇帝、官员的朝廷礼服、制服等二十多种。东汉则出现佩、绶,作用是通过佩绶的不同来区分官员的等级高低。班固《汉书》载:“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是“汉服”一词最早的出处,不过这里其实指的是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二十四史中,专门有《舆服志》。
有汉一代,汉服体系里出现主要的襦、袍两大形制。
唐时,吐蕃攻占敦煌,迫使汉人着吐蕃服装。白居易《缚戎人》云:“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分记。”
宋元明以来,汉人逐渐将汉服视为自身文化认同的象征,汉服更是成为汉民族最典型的服装。脱脱的《辽史》专门留有一个“汉服”条目,把汉服分为皇室朝臣祭服、朝服、常服等几类。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辽史·仪卫志二》。其中“汉服”、“晋之遗制”均指儒家的周礼服制。
明代对汉服进行了全面改进,礼服、制服清晰分明,为汉服成熟期。
随着与外界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特别是东海、黄海之间的密切交流,周边列国开始向中国学习,中国风俗进入东亚地区,同当地文化融合并成为本地文化的一部分,而汉服也得以在异国“安家落户”。日本、韩国、越南是“引进”汉服最典型的国家,他们在“借用”、“模仿”使用中国古典礼仪和服装,各自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万变不离其宗的和服。日本和服,原称吴服,一般认为是由中国东吴一带的汉服演变而来,最终成为上流社会正式场合的礼服。时至今日,日本人仍将和服称为吴服,因为其基本要素还是来源于吴服,万变不离其宗。
大约日本奈良时代,日本遣唐使乘船一路颠簸来到大唐,受到唐朝皇帝的接待并获赠大量的朝服。这是日本首次“引进”汉服服饰,并使之制度化。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中,日本和服的变化不是很大,仍保留了传统汉服的特点:女装除了后面的背包有变化外,其上衣与下裳相连,小袖从内衣变为外装,袖筒变短且长,腰带变窄且宽,花纹图案不断翻新,无衣领,用衣带代替衣扣;男装的袖口稍短、窄了很多,且下摆紧凑。
不过,与唐代服饰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大气、傲岸的气派和胸怀比,日本和服则略显小气。日本明治维新后,穿和服的几乎都是日本女性,男性较少。
此外,日本妇女发型和所穿的木屐和棉袜,均源于唐朝时期汉族妇女的传统装束,如今在中国已很难找寻,却在日本落地生根了。
汉服对韩服的影响。朝鲜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韩服”、或者“朝鲜服”。早在李氏朝鲜王朝时期,由于当时国名为朝鲜,因此其服装就命名为朝鲜服。至1897年,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朝鲜服也易名韩服。
实际上,朝鲜古代的原住民就是散居于中国东北部的游牧民族,其服装以下宽上窄为主,进入中国三国时,韩服的一些典型元素开始改变。朝鲜三国末期,唐朝商人将丝绸长袍“带入”朝鲜半岛。襦裙逐渐成为朝鲜族妇女的日常着装,而倒“T”形落至膝盖的上衣和宽体裤则称为男性的标配。进入朝鲜高丽时期,韩国成为元朝藩属国,存在了约80年。之后,成吉思汗将女儿嫁入高丽皇室,韩国自王廷至民间改穿蒙古族服装。在明代,李氏朝鲜国成为明朝的藩属国,可以说进行了全方位的汉化,其服饰衣着已和明朝汉服服饰的元素基本一致。到了清代,朝鲜仍保留着明朝服装的习惯。
进入二十世纪,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文化的影响,在对李氏朝鲜时期的基础服饰进行较大改良后,现代韩服抛弃了很多累赘元素,掺入了更多实用性元素。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成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其中,韩国在国际社会中影响较大,因此高丽人日常所穿的服饰就被称为“韩服”。实际上,如今韩国的服饰,即韩服,除西方的马甲与清朝的马褂外,其余服装款式均源于汉服。
汉服对越南服饰的影响。越南从雄王建设大越国到李、陈、黎、阮朝代,一直到现代,经历了千年文化的洗礼。
越南“建国”时期,正值中国宋朝,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东亚地区处于前锋,周边列国开始向中国学习,作为藩属国的越南亦不例外。他们在效仿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了被越南称为“华谊观念”的思想:吸收中国思想文化后融合本国民族思想特色形成的思想体系。
当然,越南的统治阶层在参考中国汉服服饰文献的基础上,融入当地思想文化,使其服装拥有自己的特色。
当时,越南服饰深受中国宋、明时期的汉服服装影响。1437年,黎太宗进行服装改革,1471年,黎圣宗强烈促进,至1500年黎宪宗时革新完成,越南完成了借鉴、保留汉服元素,设计出自己的服饰。
阮朝官员、诗人潘辉注(1782–1840)云:“中兴以来,皇上御大礼惟服冲天冠。窃以[……]冲天冠之样与袱头无甚相别。文饰莫备,体格不尊。王者讲定礼仪,正当首复冕制。子曰服周之冕。真万世之法式也”。可见,越南服饰着装的变化,反映出皇帝思想的变化。如1619年是黎忠兴阶段,黎王没有实权,只是王权的象征。初黎皇帝礼仪规制逐渐废除。其中,黎忠兴各皇帝将初黎皇帝的常服拿来做礼服、朝服,废除交祭时使用的衮冕规制。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现只能列举一下越南最后一个王朝--阮朝的一些服饰。实际上,在阮朝建立之前,把持越南朝政的阮公沆,于1718年就来到清朝来搜寻明朝衣服制度的典章。三年后,越南的宫廷服饰初步定型,但其设计思想、元素等都深受中国明朝晚期同清朝初期的服饰规定的影响,尤其是明朝的汉服典章。自此,阮超时期宫廷、皇帝的着装服饰都遵守中国明朝时期着装的典章规定,仅衣襟用中国清朝皇帝服饰的水柱来装饰。
1802年,越南阮朝建立。嘉隆皇帝再次命特使前往中国找寻明朝服装制度。于是,嘉隆帝时期,越南宫廷和皇帝的服饰在继承黎朝服饰的一些元素上,参考明朝《三才图会》中的衣冠形状,特别是立领扣子的上衣,重新规定宫廷服装制作的规则标准。到了1830年,阮朝第二代君主明命帝又按照中国宋明时期服饰典章规定,恢复衮冕服饰,下旨:“衮冕肇自轩辕,而三代鲜有行者。北朝自清以来亦已九废。今举行之,清人典等。”可见,越南服饰也受到汉服的巨大影响。
如今,中国复兴梦正在慢慢变成现实,而汉服是寻回华夏文化,重塑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汉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唯美风韵。
写了这么多,飘过的也给个苦力赞呗。
- 汉服搭着孔子学院的车在在异国落地开花。易中天和于丹开始流行,私下露面,穿着汉服参加成人仪式,参加中式婚礼……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学习热”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加速发展。
- 很难实现的,在自己国有都没有完全落地开花呢。
- 汉朝强大,这是基础,汉朝开放,和别国有不错的来往
- 汉服想要在异国落地开花就要质量好,因为日本和美国人对穿的衣服有着很高的要求,要质量好还不容易坏,还要好清洗。
- 主要是通过我国的人带到各个国家去的。
-
汉服如何在异国“落地开花”?
- 汉服搭着孔子学院的车在在异国落地开花。易中天和于丹开始流行,私下露面,穿着汉服参加成人仪式,参加中式婚礼……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学习热”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加速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个非凡哥 2019-12-24 · TA获得超过1.6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万...
-
什么叫做传统文化?
- 基本都要先建立模型,正如四柱本身是一种模型,建立模型必须能给出数字节点,论证其合理性,必须与“天象”有对应关系,比如我们要解释八卦纳干支,也就是六爻中的模型步骤,那么如何给出易数上的节点,以及告知如何用这些数进行建模,这是关键,也是需要实证的步骤。
-
揭秘:为什么古代僵尸都穿着的是清朝时的朝服?
- 汉服在中国本土消亡了,但却在我们的邻邦――东瀛日本落地开花。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几乎是全面仿照唐文化,日本在“飞鸟时期”(6世纪至710年)发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大化改新”(635年),打开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大门,在之后约300年间,大量的“谴唐使”和东渡的僧侣、学者、工匠、技术人员,把中...
-
科学证明过世界上真的有僵尸吗
- 汉服在中国本土消亡了,但却在我们的邻邦——东瀛日本落地开花。日本人的古代文化几乎是全面仿照唐文化,日本在“飞鸟时期”(6世纪至710年)发生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大化改新”(635年),打开了全面向中国学习的大门,在之后约300年间,大量的“谴唐使”和东渡的僧侣、学者、工匠、技术人员,把中国...
-
传统文化是指什么?
- 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各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1、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3、传统文化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