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南宋的衣服有何不同?急!!!!!
北宋与南宋的衣服有何不同?急!!!!!
- 一、“衣服无章,上下混淆”
在现实生活中,宋代民间往往突破朝廷规定的等级制度,穿戴的衣冠上自皇帝、贵族、百官,下至士人、平民,没有绝对严格的差别。隋唐时期的幞头,发展到宋代,已成为男子的主要首服。人们一般都带幞头。官员的幞头背后,装上两脚,用铁丝或琴弦、竹蔑等为骨,一般为直脚。从宋初开始,直脚逐渐加长,目的是防止官员上朝站班时交头接耳。官员一般穿“公服”,宋初规定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七品以上绿色,九品以上青色。宋神宗时,改为四品以上紫色,六品以上绯色,九品以上绿色。公服的形式,是圆领,大袖,下裾(大襟)加一横襴。到男宋时,由幞头改用幅巾,甚至岳飞这样的武将也以包裹幅巾为尚,冠帽渐衰。同时,百官的衣服由公服改为紫窄衫。这种情况在北宋和南宋许多地方都不断出现过。哲宗至徽宗时人张耒在〈衣冠篇〉中记载,当时胥徒的冠服与知州、县令相差无几,公卿大夫与武官、技术官的衣冠没有太大区别。朱熹也说过:“今衣服无章,上下混淆。”,到南宋末年,“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这些情况表明,原来按规定只能穿白色和皂色服装的庶人、公人、商贾等,常常违禁穿戴官员才有资格穿戴的衣冠,而朝廷越是不断下令禁止百姓“逾僭”,越是证明这种“逾僭”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二、崇尚素雅和大方、新颖
宋人的衣冠服饰崇尚素雅、大方和新颖。一些人认为,宋代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服饰趋于拘谨和质朴。但程朱理学直到宋理宗时才受到朝廷的重视,取得了学术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而这是宋王朝已经走过了大约六分之五的路程。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并不向想象中的那样严重,何况朱熹还主张衣冠要“便身”和“简易”。
文化的发展使人们对衣冠色彩的爱好,从鲜艳和单纯改变为繁复而协调,对比色调日趋稳重和凝练。宋代的服饰,除北宋官员的公服以外,民间服饰一般更多地使用复杂而调和的色彩。当时出现了印花的丝织品,在木板上雕刻图案,然后印在丝织品上,称“缬帛”。又出现了加入金线编制的丝织品,称“销金”。织锦也进入了全盛时期。尽管官府三令五申,禁止民间雕刻和买卖缬板,禁止服用“皂班缬衣”,禁止民间男女穿戴销金衣帽,但并未奏效。宋徽宗时,大相国寺内,有尼姑公开出售“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
徽、钦时期,民间服饰在色彩、款式、图案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风格。宣和年间,士庶竞相以鹅黄色为腰腹围,称“腰上黄”。妇女便服,不施衿纽,紧身短小,称“不制衿”。开始从宫廷外传,很快全国“皆服之”。妇女的鞋底呈尖形,用双色合成,称“错到底”。靖康初年,汴京妇女的首饰、衣服、织帛等备有一年四季的节日礼物或花卉,称“一年景”。这些新式服装的出现,表明当时民间已形成了一次突破服装旧格调、旧样式的新高潮。
三、吸取少数民族服饰的长处
宋代汉人充分吸收了周邻少数民族服饰的优点。仁宗、徽宗时期,曾屡次下诏禁止士庶和妇女仿效契丹人的衣冠和装饰。如庆历8年(1048),禁止“士庶仿效胡人衣装,裹番样头巾,着青绿,及乘番鞍辔,妇人多以铜绿兔褐之类为衣”。大观4年又再次下诏禁止。政和7年宣和元年,又两次禁止百姓穿戴契丹服装,如毡笠、钓塾、违反者“以违御笔论”。这说明违禁者极多,有无法禁绝的趋势。徽宗年间,汴京女子“作大鬓方额”,“尚急扎垂肩”,“多梳云尖巧额,鬓撑金风”,都是自北传南。契丹服装的颜色,如茶褐、黑绿等,也在这时传入汴京。
需要指出的是,宋朝的服装,实际上只有“朝服”还保留一点汉制,其他都是从“胡服”变化而来的。朱熹就说:“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四、女子戴盖头
唐代女子骑马远行,为了防止风沙,曾戴帷帽、皂罗。宋人认为这就是宋代的“盖头”。
北宋中期,司马光曾记载当时士大夫家的女子到官府打官司,“蒙首执牒,以争家资”,说明这时女子出门戴盖头,在士大夫家属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司马光提倡“男治外事,女治内事”,主张“妇女无故不窥中门,有故,出中门,必拥蔽其面”。南宋高宗时,朱熹任泉州同安县期间,见到妇女抛头露面,往来街上,下令以后妇女出门必须用花巾兜面,后人称为“文公兜”。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宋朝女子出门戴盖头者日益增多。汴京的 出门都将盖头背系在冠子上。替官员和贵族说媒的上等媒人,着紫背子,戴盖头。元夕节观灯,妇女戴“幂首巾”上街,入曲巷酒店饮酒,仍以巾蒙首。
五、背子的流行
在宋朝,背子是男女都穿着的一种服装。背子的袖管长至手腕,两裾(衣服的前襟)平行不缝合,两腋以下开叉。女子的背子长度与裙子相等,袖子比杉子略宽。一种样式是在两腋和背后都垂有带子,腰间用勒帛束缚;另一种是不垂带子,腰间不用勒帛,任其左右两襟敞开。半臂的袖管只及背子的一半,其袖长与现代的短袖衬衫相似。
宋代的背子主要是从半臂发展而来的,但与前相比,袖管和两裾都要加长,而且男子和女子的背子也有区别:男子的背子只是衬服,一般不穿在外作为常服;女子的背子则作为常服甚至礼服穿用。在徽宗以前,背子一般要用勒帛束缚,徽宗以后就不用勒帛,变为散腰了,这样显得更为简便和潇洒
-
北宋与南宋的衣服有何不同?急!!!!!
- ”,到南宋末年,“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这些情况表明,原来按规定只能穿白色和皂色服装的庶人、公人、商贾等,常常违禁穿戴官员才有资格穿戴的衣冠,而朝廷越是不断下令禁止百姓“逾僭”,越是证明这种“逾僭”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二、崇尚素雅...
-
北宋的服饰特点
- 宋代褙子为长袖、长衣身,腋下开胯,即衣服前后襟不缝合,而在腋下和背后缀有带子。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对襟式为多。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后来加长并发展为袖大于衫、长与裙齐。旋袄也是独具特色的宋代服饰,特点是下摆前、后、左、右四边开胯,...
-
宋朝服饰是什么样的? 宋代服饰详细介绍
- 古代裤子没有裤裆,有裆的是小短裤叫做裈;这两种裤按封建伦理观念女子是不能穿了露在外面的。宋代上层社会的妇女穿裤子,外面要用长裙掩盖,福州南宋黄升墓出土裤脚外侧缝不加缝缀的开片裤,就是穿在长裙里面的裤子。次等的女妓穿衫子,着有裆裤而不系裙,这种裤子在使用功能上是一大进步。 (十二)足履 北宋宋代有...
-
北宋和南宋的区别
- 两地的国土面积差异显著。北宋大部分国土被金朝占领,南宋则只剩约一半领土,以淮河为界与金国对峙。北宋的都城位于河南开封,而南宋的都城则移至杭州临安。经济体制方面,北宋经济体制接近唐朝,而南宋更像后来明朝的模式。北宋灭亡后仍有复国希望,但南宋灭亡后,元朝全面进入中原,导致中华文化的巨大毁灭。...
-
南宋北宋和宋朝有什么区别?
- 1、时代差异:宋朝建立于960年,灭亡于1279年。北宋始于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1127年因金军攻陷东京而结束。南宋则始于1127年宋高宗赵构应天登基,终于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覆灭,南宋末帝赵昺投海自尽。2、地理位置:北宋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因赵匡胤在宋州起家而得名,历史上称为北宋。南宋则由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