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壮族服饰的文章
求关于壮族服饰的文章
-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壮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纺、自织、自缝制的。当时,女子的服装与男子相比显得多采些。她们上身穿的是大襟蓝干衣,领窝至右腋下的衣襟、两袖,均绣大花边,衣领矮,露颈部。下身穿的是长至脚踝的长折裙,或镶有花边的宽裤子,裙子外面,正两腿心处,各绣一条垂直对称的大花边,在臀部处打几个折,臀部下的裙脚卷起一寸左右,两边以几针缝住,形成后裙脚弓形翘起,从前面看是桶裙,背后看是折裙,上下衣裙贴身,线条分外明朗,十分雅观。脚登圆口绣花鞋。壮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对襟衣,圆领阔袖,两襟扣子7—9个,扣子用黑布织成,穿时,将两襟的扣子扣起来。男子穿的下衣即裤子也是黑布,裤口宽大,一般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头包长约4—5尺的黑巾,或用一块黑长方形的布合缝,上端打折,顶开圆孔,戴于头上。平时,一般打赤脚,只有过年过节,喜庆日子,走访亲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龙凤鞋。
1949年以后,壮族地区的城镇居民、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的服装紧跟全国的变化,一般都穿中山装、干部服,与当地汉族人民一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边远的山区看到壮族同胞西装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说。传统的壮族服装也悄悄发生变化。
宋代《太平寰宇记》载,邕州左右江各州“其百姓恶是雕题、凿齿、画面、文身”。可见文身之俗,壮民不仅由来之久,而且相当普通。壮族先民文身的原因,在《说苑·秦使篇》中说是为避蛇龙(即鳄鱼)之害。原来有一部分从事渔业的壮族先民常受到江海中鳄鱼的袭击,引起人们恐惧。人们敬畏它,便把自己打扮成“龙”(鳄)子,祈求它不要伤害。另外,人们在额上、身上文身还是不同氏族、部落的区别,具有民族图腾的标示作用。后来图腾观念淡化,文身慢慢成为一种装饰,变成了服饰的补充和延伸。1949年前后,一些壮族地区仍然有文身的习惯。壮人文身的部位,以面额最为重要,因为这是先入人眼的部位。其次是前胸再次为两臂及背部,最后是双膝以上至小腹。文身的内容和壮人不同部落的习俗有关,也就是和不同氏族的标志——图腾有关,再后来则与人们的某种观念有关,例如不同的审美观念等。壮族文身有鳄鱼、鳄鳞、虎纹、蛇、云雷纹、蛾、蝴蝶、花草、鸟、蜻蜒等形状。所用颜色全为青黑色,与服装一致,表现了壮族祖先以黑为美的审美观。有些地方的男子浑身虎纹,表现了一种威武的男子气概。
- 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内收藏56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不少件是世上仅存的,里面有好几件壮族的服饰,还有讲解说明,你可以来此参观(学校有规定,不准拍照,我没有照片,讲解,所以很抱歉)
-
有关壮族服饰的作文450
- 题目:壮族服饰 壮族崇尚黑色,故男女衣着皆以黑色为主。女子戴黑头巾,穿黑色或青色右衽斜襟上衣,领襟、袖口、衣摆均绣有花边。下着宽大黑裤,裤脚镶饰花带,腰系围裙,节日时穿绣花鞋,肩背壮锦筒包,喜欢佩戴银项圈、银手镯等饰物。男子穿黑色对襟布扣短衣,或铜扣大襟衣,系腰带,宽大中式裤长...
-
一篇介绍三月三壮族服饰、发型等的文章~
- 壮族服饰以黑色为尊,女性常戴黑色头巾,身着黑色或青色斜襟上衣,衣领、袖口和衣摆常绣有花边装饰。她们的下装是宽松的黑色裤子,裤脚通常镶有花带,腰间系着围裙。节日时,她们会穿上绣花鞋,并背着装饰有壮锦的包裹。女性还喜欢佩戴银制的项圈和手镯等饰品。男性则穿黑色对襟短衣,或者铜扣的大襟衣...
-
关于壮族,你知道多少?(服饰篇)
- 壮族服饰,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织锦艺术,是壮族服饰的缩影。在广西这片山美水美的土地上,12个世居民族各有特色。壮族服饰因其地区和支系的差异,展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以“沙梨壮”为例,其短衣、长裤和短裙,分黑、白、蓝三色,衣短齐腰,裙长至膝,裤长过脚,如同层层叠叠的楼房,别具一格。在《...
-
中国服饰文化︱壮族服饰的特点以及制作技艺
- 壮族服饰一般要通过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过程由手工制作完成。纺织:壮族人民将产于岭南地区的葛、麻、棉、蕉、竹、木等原料,通过一定的纺织工艺,纺纱成线,织线成布,作为制作服饰的面料。印染:织出的胚布需经过染色后,才能用来制作服饰。壮族民间传统的印染方法有平染、蜡染、扎染和糯米染。刺绣...
-
壮族服饰:传统工艺与文化的结晶,彰显优雅与独特的民族风情
- 壮族服饰,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在工艺上独树一帜,更在美学上独领风骚。壮族服饰通过繁复精美的刺绣和织锦工艺,向世人展示着壮族人民对美的无限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壮族服饰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其图案的丰富和色彩的艳丽。无论是花卉、动物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