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饰问答 » 分类服装 » 非主流 » 所谓的“汉服”究竟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有的汉服?

所谓的“汉服”究竟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有的汉服?

所谓的“汉服”究竟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有的汉服? 我来答
所谓的“汉服”究竟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有的汉服?


“穿衣吃饭便是人伦物理”,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生活智慧。今天,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无论你在街头还是巷尾,都可以看到无数俊男靓女身着款式各异的衣裤装饰:泡泡袖、发糕鞋、乞丐裤……不管你接受这股潮流与否,这种风潮都早已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骨髓。
一、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的服饰变迁
人类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开始,便有了用树叶草木遮盖身体的习惯。《圣经·创世纪》中讲到,“于是他们二人(亚当夏娃)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做裙子。”在石器时代的中国,北京山顶洞人、山西峙峪人都曾利用骨针、骨锥从事缝纫和剪裁。在寒冷的中国北方,利用自然洞穴和石窟去躲避严寒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要在寒风凌列中捕获或采集食物,就必然要为自己制作出一种足够抵抗寒冷的用具,最原始的“衣服”就这样出现了。

亚当夏娃在伊甸园的时代——人类赤身露体并不知羞耻
在靠后的氏族社会,原始的手工业在此时诞生。人们将采集来的麻、葛等材料加工成线,缝合成布。人类在此时已经经历了从利用天然原料(树叶、树皮、兽皮等)向加工天然原料的突进,可谓是人类生产生活智慧的一大迈步。据考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的国家。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栽桑养蚕的技术是长期被我国垄断的。古代中国的丝织业之发达,亦是举世闻名。我国产出的精美丝绸经丝绸之路出口到大宛、康居、大秦,获得了世人的交口称赞。外国王室常常将丝绸作为高贵的皇家珍藏品以大肆推崇,这种状况甚至持续到了17世纪。

丝的原始“生产者”——胖嘟嘟的蚕
商周时期的衣服样式复杂,《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夏人崇尚黑衣,商人偏好白衣,而周人兼取其长而用之。直到周公制礼,建立起来了一套完整的宗法观念为止,才规定了各方国需坚持同样的礼仪制度。周礼对衣冕的形式、质地、颜色、纹饰、佩饰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诸如周天子的衣冕象征天地之色,“戴玄冕,着黄裳。”
到了春秋战国,社会上普遍流行起一种被称之为“深衣”的服装。它与传统的上衣下裳很不相同,是由一套统一起来的服饰套在身上。“深衣”的出现在霎时间成为了整个社会的时尚,士农工商有志趣者皆以着深衣为时尚,这恐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形成的追逐时尚的潮流吧!

周代民间男子的服饰
二、秦汉之际到隋唐时代的服饰变迁
秦汉时期,由于中国在政治上初成大一统之体制。于是广泛吸纳各地文化、兼容各国风习的趋势便成为了中国服装史发展的主要方向。秦始皇兼收六国的车骑服饰,创立了各种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其中就包裹了衣冠服饰制度。汉代中国同西域国家交往甚繁,也大大吸收了中亚各国的服饰精华,丰富了汉族人民的服饰文化。
秦汉时期男子的正装服饰以大袖长袍居多,袖口扎紧、用腰带、腰间必佩饰物是当时的文官风尚。而女子的发饰则以梳髻为尚,发髻有堆在头上呈莲花状的,也有扎在后方蓬松放在头两侧的。汉代妇女礼服仍然延续着深衣的传统,但此时的深衣已经经过民间改良而与传统大大不同。妇女在穿着深衣的同时要将腹部束紧,这可能是受到了西北游牧民族服饰的影响。

影视剧中汉武大帝的服饰形象
北朝时期的服饰大多承袭前代,尤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朝臣服饰为例:北朝历代“群臣皆服汉魏衣冠”,这深刻地表明了少数民族王朝对中原文化的尊重。但在魏晋时期,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南下和汉人士族的大量南移,衣着服饰还是出现了比较大的形式变化的。据史料记载,南迁的士人多以短衣窄袖为风尚,服装样式也由上长下短变为“上俭下丰”,衣服的样式由宽衣褒带变为紧适体。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走向了统一,又从统一达到了鼎盛,最终由鼎盛重新退向了分裂。中国人服饰的走向,大体也跟随着政治的走向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隋统一全国后本欲根据《周礼》回归传统服饰制度,但由于受胡人风俗同化太久,从而告废。唐朝贞观年间,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京师长安不再单单是汉人的长安,而真正成为了“世人的长安”。街上来来往往的商旅众多,定居在城墙内外的除了汉族人以外,还有回鹘人、龟兹人、吐蕃人、南诏人及新罗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等等。

唐代回鹘商人形象
圆领袍衫是隋唐男子的主要服饰,除祭祀及典礼之外,官员的常服总是如此,袍衫用颜色与用料区别等级。唐代的妇女服饰样式极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吸纳了众多民族的独特风尚所致。比如妇女常常在头顶戴高帽,在脸颊旁束丝带以躲避日光的辐射。妇女的裙摆花色也都有所更新,螺纹、花纹、碎彩纹等等样式不一而足。胸前领子也大大突破了传统限制而呈现出各类样式:有鸡心领、方领、圆领、斜领等等。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妇女衣装形象
在武则天时期,女子妆容也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女子“善用色以饰唇”,此外描眉、涂抹粉黛的习惯也开始出现在宫廷女子中间。在天宝年间,在妇女中还曾流行过穿着男装的风气。这种风气从民间一直刮到了宫廷,对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汉服是哪个朝代的呢?汉服的来历是怎么回事呢?
汉服的定义及历史源远流长,它并非指代特定朝代的服饰,而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汉服的起源可追溯至黄帝时代,尽管确切的文献记载较为缺乏,但汉服的概念在历史上断断续续地流传下来。“汉服”一词在现代意义上的普及始于21世纪初,它指的是汉族的传统服饰,与现代服装概念有所不同。在古代,汉族服饰...
汉服的由来简短介绍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
"所谓的"汉服"究竟指什么?"
汉服,全称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也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它起源于黄帝即位至明末清初的17世纪中叶,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形成了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的服饰。它是中国“衣冠上国”传统、“礼仪之邦”美誉、“锦绣中华”文化、赛里斯国(中国古称)的...
汉服起源于哪个朝代 什么时候开始有汉服的
1、考古发现表明,汉服的起源可追溯至商朝,大约五千年前。那时,随着纺织业的初步发展,人们开始用麻布制作衣物。商朝子民生活在黄河流域,即古代汉族的核心地区,已开始佩戴冠帽并穿着初步的汉服。2、到了西周时期,服饰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的汉服已具备了基本的形态,主要分为上衣和下裙。上衣袖口狭...
汉服的来历和特色是什么?
来历:在未有考古实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汉服最早的出现应该是殷商时期。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特色:交领右衽;褒衣广袖;系带隐扣。汉服通常是通过系带子来固定衣服的,很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