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穿衣服要凭购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穿衣服要凭购买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穿衣服要凭(布票)购买。且每人只有1.5丈布票!
- 衣服卷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什么要凭票证购买物品
- 生产力落后,跟不上人民需要,所以凭票销量购买。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为什么要凭借票证购买物品
- 市场东西缺。
-
从衣食住行用说明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
-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
-
小朋友问我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购买羊毛衫、皮袄不需要布票,怎么解释清楚?
- 您提的问题是要布票还是不要布票。我国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因物质匮乏,为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物质需求,同时做到公平公正、平均分配的原则,各地纷纷采用发放各类票证。如布票、粮票等等;但如果您不需要布票就能购买羊毛衫,只能说。。。
-
温故 | 回望70年,我们的幸福记忆③——我们的时尚印记
- 本报1994年11月21日7版《时装记趣》里曾记述过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上世纪70年代初,有位姑娘曾在王府井益民商店买过一件14元钱的长丝的确良绣花短衫,商标上绣着“精工巧制”和“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因为太奢华,只好把它锁进箱子里,直到1978年上大学时才拿出来穿,但依然很显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