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算是唯一没有被消灭的汉服吗
道袍算是唯一没有被消灭的汉服吗
- 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摆,以及摆做法、位置。道袍是有下摆的,是暗摆,通常都缝制在后襟上。而直裰没有下摆,一般有开叉。当然,只看外观的,是很难看出二者的区别的。
-
汉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真正消失的,真相帝来了
- 汉服可以说在1684年后消失了,也可以说没有完全消失,孔府旧藏,道袍,都是真正存在的,另外男从女不从确实是有这个说法的,比如女性汉服的上衣下裳形式,硬生生支撑到乾隆之后才开始满化,但是马面裙依旧流传下来了,另外官员太太的凤冠霞披依然保留圆领长袍汉服,这是目前我所知道的关于汉服的事。
-
如果汉服断代了那道袍僧袍算什么
- 清初,汉服衰落,但是又由于“十从十不从”保留下来,戏子,和尚,道士穿的都是汉服,只不过略有改变罢了。汉服以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的夹缝里存活下来,正等着我们去复兴!
-
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 道教初始时,道袍是以鹤羽拈绒编织而成,称为鹤氅。这种服装的制造方法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栾大的羽衣中,它是一种无袖披风,展开如同鸟翼,寓意神仙飞升。南朝宋代陆修静规定道服有披和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同 师披在肩背上的霞帔(一种绣有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元代后消失),褐即现今...
-
道教道士所穿的海青有没有什么规定?
- 道教,作为华夏民族唯一的本土宗教不但在思想上保持了中华传统, 而且还在服饰上保持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满清入主关内后,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并规定了儒从而僧道不从。道教,因其独特的背景,完整地继承保存了华夏民族的服装体系(簪、冠、巾、衣、裳、履)。这种特殊的条件,曾经导致在清朝初年,有...
-
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 满清官方从来没有过"十从十不从"之说,"儒从而道释不从"更是无从谈起,那些汉地僧人自是不用改易,他们早在五胡时代已经剃发易服了(五胡乱华以前,汉族政权禁止汉人剃度出家),并且佛教以袈裟、衲衣(又名"粪扫衣")为僧服,常服虽有海青、大褂这样的汉服,却并不被认为是僧服,而且汉服所承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