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服饰的道袍
道教服饰的道袍
-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
道教龙门派穿的道袍是汉服还是马褂??
- 道教初始时,道袍是以鹤羽拈绒编织而成,称为鹤氅。这种服装的制造方法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的方士栾大的羽衣中,它是一种无袖披风,展开如同鸟翼,寓意神仙飞升。南朝宋代陆修静规定道服有披和褐两种。披即披风类衣物,如同 师披在肩背上的霞帔(一种绣有云霞花纹的短披风,元代后消失),褐即现今...
-
道教服饰分类有哪些 道教衣服穿着有讲究吗
- 袜多为白布高筒袜,裤管装在袜筒内,不能敞着裤管。道教衣服穿着有讲究吗 道袍的样式均是直领,肥大而宽松,寓意潇散、包藏乾坤、隔断尘凡;右腋处通常有两根飘带,以示飘飘欲仙之意。道士穿着道袍时,还要按相应的规矩佩戴道巾或道冠。道巾就是道士所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九巾的名称和...
-
道袍颜色的七大等级
- 1. 黄色道袍:为王者专用,位居道袍颜色等级之首。天师圣主常穿黄袍,以示尊贵。2. 紫色道袍:法师大师讲经时所穿,亦为天师老臣及高阶法师之服饰。3. 红色道袍:上等法师穿着,常用于祈福仪式中。4. 青色道袍:中等法师穿着,常见于拜斗和祝寿仪式。5. 绿色道袍:下等法师及散人仙客穿着。6. ...
-
道教服饰道袍
- 道教的服饰之一,道袍,是道教徒日常或宗教活动中的重要穿着。道袍种类繁多,包括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和衲衣,每种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象征。大褂是最常见的道袍,蓝色大襟,长度通常及腿腕,袖宽约一尺四寸,袖长随身。它是道教徒日常穿着,常选择蓝色以体现法天的寓意。大褂也有长至膝部的...
-
道服的颜色和等级分别
- 4. 青色:青色是最常见的道士日常道袍颜色。在道教中,青色代表木,寓意生机。道士追求长生不老,而生机代表着长寿。因此,他们常穿青色道服,一方面作为日常服饰,另一方面也寓意长寿。5. 绿色:绿色道服在道教中并不常见,既因为其地位不高,也是因为绿色是散人仙客,即居士所穿,并不属于正式拜师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