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饰问答 » 服装设计院校 » 专业书籍 » 请总结宋代衣着审美方面发展的特点.

请总结宋代衣着审美方面发展的特点.

请总结宋代衣着审美方面发展的特点. 我来答
请总结宋代衣着审美方面发展的特点.
程朱理学极力发挥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将人性修养提到天理的高度,提出“灭人欲而存天理”修养论的总原则,宣扬“三纲五常,仁义为本”,让人遵循封建礼法,在无形中束缚人们的心理,进而改变了社会的审美,在服饰上则一改唐代的开放、华丽,体现出宋代特有的时代风貌。 在冠服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
《宋史·舆服志》中记几次服制改革。聂崇义编《三礼图》,是为了“详求原始”,详细考证制度,“遵其义”、“释其器”,以“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仿虞周汉唐之旧”,虽不会完全遵其旧制,但宋代服饰已成为后代力图恢复旧制的蓝本。 在服装造型上,表现为“遮掩”功能加强,对女子服饰要求尤为严格,要“惟务洁净,不可异众”,造型以细长、质朴取胜,很少繁琐的装饰,崇尚清淡之美,追求诗情画意。宋代各朝皇帝还多次申饬服饰“务从简朴”,“不得奢华”,并在宁宗嘉泰初年,“焚金饰,简纹衣”,将宫廷中除帝王后妃外,妇女所用的金石首饰,集中放火焚烧,以此警示天下。再如宋代初年女子的发式承晚唐五代遗风,以高髻为尚,这种高髻的梳成,大多掺有假发,有的直接用假发编成各种形状的假髻,用时套在头上,这就违背了理学关于服饰简朴的原则,因而《宋史·舆服志》曰:“妇人假髻并宜禁断,仍不得作高髻及高冠”。
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以淡雅为尚,淡蓝、浅黄、青、藕丝色、淡粉红、墨绿、白色都是宋人喜爱的颜色。如欧阳修《浣溪沙》“天碧罗衣拂地垂,美人初著更相宜”天碧,又称“天水碧”,相传南唐后主李煜的宫女染碧帛,夜晾中庭,为天露之水浸湿,碧色淡化,更觉雅致,时人见之纷纷效仿,形成一时风气
据宋无名氏《五国故事(卷上)》记载:“建康染肆之榜多题曰‘天水碧’”这种颜色之所以居染织业榜首,正是因为它如水墨淡彩般的雅致迎合了宋人理性审美的思想,这或许是最能体现在理学思想影响下,人们所崇尚的服色了。 服饰面料主张不应过分豪华,强调平淡天然之美,颇具文人隐逸生活的气息。色调沉静典雅,纹样形态自然生动。图案既有体现封建特定意识的吉祥图案,又有带超凡脱俗、高风亮节寓意的莲花、梅、兰、竹、菊。纹饰失去了汉唐的豪迈、自由、奔放、饱满,而代之以精巧玲珑、整齐秀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服饰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总体上呈现质朴无华、平淡清真的情趣韵味,表现出特殊的美学观念表现方式对后世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必然与其哲学理念相联系。程朱理学作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对当时社会风尚、审美心理的形成有指向作用,进而对其服饰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从宋代朝服、文人服装、女性服装及民间服饰几个方面来具体阐释程朱理学对宋代服饰的影响。
(一)拘谨、程式化的宋代朝服 程朱理学以“存天理,去人欲”作为指导思想,将伦理纲常确立得非常完备。就政治目的而言,“存天理”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从文化意义上讲,“存天理”代表了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因此在这一氛围中形成的宋代服饰文化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显得拘谨、守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它的朴实、无华。朝服作为统治阶级的服饰尤其突出了这一特点。 朝服的形制大体承袭了汉以后的沿革,继承了 图1. 朝服、方心曲领、蔽膝 唐代的风格样式,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汉族传统。朝服用颜色来分别等级高下:三品以上用紫色,三品至五品用红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高级官员们衣着整体宽松,除朝服外还须配方心曲领(如图1),五品以上的官员还要佩带象征地位身份的金、银鱼袋,用以区分贵贱。低级流外官吏们的公服则要简单得多,不仅饰物少,衣袖也又窄又细,衫袍下摆也较短。宋代在官服制度上非常注重保持旧的传统,而且为进一步明确等级界限,官员服装中标识身份等级的饰物比唐代明显增多,根据官职的不同而改变。首服为直脚幞头,长度时有所变,两边直脚甚长,确为宋代典型首服式样,有“防上朝站班交头接耳”之说。 服饰图案作为官服品级的标识之一,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与“天理”所规定的各种繁文缚节相称,成为当时工匠创造的前提。宋代,服饰文化受“存天理而灭人欲”思想的制约变得程式化,是“一切依乎理”的直接结果,以花纹程式表明等级秩序在朝服中深有反映。此外,宋代服饰图案中附带有“缠”、“锁”、“搭”、“合”、“双”等字的纹样名称特别多,是和当时理学所宣扬的三纲五常相联系的。而“无欲”求“静虚”,“静”如水则明,“虚”若谷则无杂,故而宋代服饰图案多有清雅之气,服饰图案的程式化也便于程朱理学义理的阐释。对于固定对象,巧妙地利用谐音、象征、寓意、比拟等手法,将动植物纹样的习性、生长特点,器皿 6 名称等与理学主张相联系,演化出表示幸福、美好、多子、长寿、学而优等纹样题材。程朱理学对儒家的继承,对释教的扬弃是从宇宙论开始,以伦理学终结,所以这一时期的图纹变得程式化,而寓意吉祥的图案则从此时开始得到发展。
(二)野逸、脱俗的文人服装 程朱理学是教导人如何做人的哲学,“存天理、灭人欲”是希望学者能格物穷理,正心修身,可成为一个内外兼修,才德具备的人。在其影响下,宋代文人追求自然、淳朴、清美的境界,这种追求同样体现在他们的服装上。 由文人带动的文人服装,突出了穿着者的个性化和人情化,倾向于宽松随意的质朴便装,返朴归真的情调十分流行。朱熹曾经给自己设计了一种宽袖直领对襟上衣,背面由两个衣片缝成,中缝由上至下,大多用素纱、素绢、棉布、麻布等朴素的衣料缝制,用黑色绢布沿边,长度仅及膝上,下身穿黄色的裙裳,用一条沿有黑边的自绢束住,足登方 图2.《八高僧故实图》局部 履,见客人时,再束上一条大带。这种便服充分保留了中国古代“上衣下裳”的样式,既简单又风雅,颇合士大夫们的隐逸心理,一时间为众人所效仿。宋代文人平时喜爱戴造型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宽博的衣衫,以为高雅。苏东坡所穿的就是直裰,领、褾、襈、裾均有宽襕,极为宽博,腰束丝绦,系宋人仿古代深衣及相传“逢掖之衣”而成的服装(如图2)。 幞头变成了文武百官的首服,平民百姓很少服用。这时的文人士大夫中,又风行起古代的幅巾,用纱罗在头上裹出许多样式,宋人称为“高装巾子”, 在宋代绘画中可以找到近百种不同的巾子式样。“高装巾子”常以著名的文人名字命名,如“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等。也有以含义命名的,如“逍遥巾”、“高士巾”等,高装巾子在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中已经出现,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会昌九老图》,描绘唐会昌年间李元爽、僧如满、胡杲、吉顼、刘爽、郑璩、卢真、张诨、白居易等九位老人在东都履道场相聚的情形,九位老人衣服装束为宋人野老闲居服式,与故宫博物院藏元赵孟�\所画苏轼像册中的巾子衣着相同,巾子为高耸的长方形,戴时梭角对着前额正中,外加一层前面开叉的帽墙,天冷时可以翻下来保暖。巾子中最有名的是“东坡巾”。《东坡居士集》中有,“父老争看乌角巾”, 7 文雅倜傥的外观和文人居士的风采,使爱戴者甚众,因其极为明显的象征意义,成为雅士追逐之服饰,一直流传到明代。
(三)清新秀丽、淡雅柔美的女子服装 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宋代女子受“惟务洁净, 不可异众”的着装观左右,与前一时代——大唐相比变得矜持了,追求的不是奢华,而是典雅之美。仅就服色而言,宋代女性不似唐代女性崇尚艳丽,而是以淡雅为尚。她们喜欢淡蓝、浅黄、青、藕丝色、淡粉红、墨绿、白色等颜色。带有朦胧感的暗花罗面料也恰恰把宋代丝绸纹样清淡自然、端正庄重、突出鲜明时代风格的特点反映出来。宋代女性服色搭配雅致、独特,不仅表现出当时人们对自己高度的自信,更让我们感受到程朱理学影响下人们对色彩的把握与认识。 当时女子服装主要有袄、襦、衫、背子、大袖、 图3.《瑶台步月图》局部 半臂、裙子、裤等。宋代襦裙的样式和唐代的襦裙大体相同。从宋代流传下来的绘画、画像砖等形象资料上看,上衣包括袄、衫、襦等,无论哪种,都是以窄瘦合体为特点。裙腰自腋下降至腰间的服式已很普遍,裙式不但修长还讲究褶裥,有“百叠”、“千褶”的形容。带有竖直褶裥的服饰给人以瘦长感,褶越细密,这种感觉越强烈,合体的衣衫配上苗条感极强的曳地长裙,宋代的女子展现出的自然是体态修长、婀娜动人。身上的装饰不复杂,除披帛以外,只在腰间正中部位佩的飘带上增加一个玉制圆环饰物,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压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动时不至会随风飘舞,时时保持女性体态优雅,史书所称的“玉环绶”,就是这种装饰。宋时女子礼服有大袖,这原是皇嫔妃的常服,因其两袖宽大,故名大袖。《宋史·舆服志》记:“其常服,后妃大袖。”传到民间,成为礼服。《朱子家礼》称:“大袖,如今妇女短衫而宽大,其长至膝,袖长一尺二寸。”另注:“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地位稍低的妇女不能穿大袖,只能以背子代替。可见,女子服装的虽不似男子服装制度森严,但也有高下之分,体现了封建伦理纲常。 宋代服饰艺术中最精彩的一笔是出现了恬淡优雅的背子。背子,是宋代妇女通常的服饰,包括贵族妇女平时所穿的常服,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侍从、优伶乐人及男子燕居都喜欢穿用,是宋代的特色服饰。宋代背子样式,为直领对襟,袖有 8 宽窄二式,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衣襟部分时常敞开,两边不用纽扣或绳带系连,衣长有膝上、及膝、过膝、至地几种。左右可开长衩至腋下,也可不开侧衩。女性穿背子后,给人留下身材修长之感,愈添娴淑之态(如图3)。宋词有描写“墨绿衫儿窄窄裁”,“窄罗衫子薄罗裙”等等,都以很形象的字眼“窄”描述出穿着背子后给人留下的适体的感觉。可以说清秀的风格、典雅的装饰把宋代女性静谧、优雅的气质完美地表现出来,进一步透射出宋代女性在理学思想影响下飘逸委婉的审美情趣。 (四)简朴、实用的民间服饰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统治阶级“惟务洁净”、“不得奢华”服饰观念的推行,使民间服饰更为简朴实用,贴近生活。北宋画家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图4)以宏大的场面,众多的人物,表现出北宋盛世都城汴梁的春季景象。由于各色人士具备,简直是一场生动的宋代服饰展,长长的画卷上,农工士商、释道官吏,百行百业无不具备,概括起来男子的衣着大致有“长衣帮”、“短衣帮”之分。身着长衫的大多是文人、市民、商贾、官吏。 图4. 《清明上河图》局部 他们一般头戴巾子或蹼头,所着衣衫以交领宽袍多,也有圆领襕衫。在衫内穿裤子,长衫的袖子宽、窄不同,但都较适中,没有象唐代细窄的胡服袖子,也没有晚唐时宽大的肥袖。衣身较宽松,整体线条简洁,形式质朴。相形之下身着短衣的劳动阶层就放脱多了。从担夫、商贩到农人船家大多数上身穿襦衫,下身穿裤,头戴头巾,赤脚穿麻鞋
宋文化的宋朝服饰文化
宋朝服饰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其政治、文化背景之下。宋代的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民主风气盛行,但程朱理学的兴起带来了一定的思想束缚,同时对外的妥协退让也影响了服饰风格的发展。相较于唐朝的奢华,宋朝服饰显得更为简洁和质朴。在女装方面,宋朝的着装风格更为拘谨和保守。色彩的选择趋向淡雅,襦衣和褙子的设计...
宋朝服饰的特点
首先,宋朝服饰注重简约与雅致。相比较唐朝的华丽服饰,宋朝追求简洁、清新的风格。男性服装以袍襦为主,款式简练,材质选用轻薄的丝绸或亚麻布料,颜色偏向素雅的灰、黑、褐等暖色调。女性服装也以宽袍、大袖为主,裙摆多为直筒或裙裾开合,设计简洁而舒适。其次,宋朝服饰追求整体和谐的美感。宋代文人对...
宋朝服饰特点:质朴保守、清新自然
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相似,以瘦长、窄袖、交领为特点,下穿各式长裙。妇女们常穿罗纱制成的裙子,颜色鲜艳,上面加以刺绣和彩画。后妃命妇的服饰则更为华丽,形制以衫、襦、袄、褙子、裙、袍、褂、深衣为主,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进行装饰。男子衣着方面,体力劳动者如担夫、小贩、农民、船家等...
宋代服饰特点
北宋南宋流行的服饰特点是修身适体,不论权贵,还是一般的百姓,都流行着直领,对襟的一种服饰,颜色以清雅为主。宋代的服饰是在继承了唐朝服饰的基础上,做了与传统更好地融合,衣着的配色上区别于唐代红紫、绿、青为主的习惯,多采用各种淡色,使用黑紫、葱白、银灰、沉香色等素淡的颜色。宋代经济、...
宋朝服饰特点:质朴保守、清新自然
宋朝官员的朝服沿袭了唐代官服的特点,朱衣朱裳,里面穿着白色罗中单,外面扎系罗料的大带,还有绯色罗料蔽膝,身上挂着锦绶、玉佩、玉钏,脚上穿着白绫袜黑皮履。朝服的样式是统一的,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没有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体现级别变化。官员穿着朝服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