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服装
关于京剧服装
- 传统的京剧服装不受时代、地域的限制,只要是表现封建社会内容的戏,不管是表现什么朝代,什么地域都可以用。其概括的能力非常之大,使用的范围也非常之广,它只受角色的身份、行当的制约。 另外,京剧的服装还不受季节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下,不分纱、丝绸、棉、皮、夹的、单的等等。除非剧情有特定的要求,一定要表明季节,才根据剧情略略的加一些装饰性的点缀。(比如:下雪时,仅仅加一个斗篷就足以表明是雪天了)。
京剧服装还不受生活逻辑的制约。比如有:水袖、靠背旗、雉尾等等,都是为了表现角色的表演而佩带的。
京剧的服装分得非常细致的。比如:“蟒”。这种服装就是帝王将相有爵位的人在朝贺、宴会等非常庄重严肃的场合才穿的礼服。
虽然都称为“蟒”,但是,根据剧情中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是大有区别的。 比如:皇帝穿的“蟒”,衣服上绣的叫“龙”这个龙有五爪。而且龙是张着嘴,嘴里吐出火珠。
而亲王、大臣、将帅的“蟒”上绣的也是“龙”的形状,但是不叫“龙”,叫“蟒”。“蟒”只有四个爪,“蟒”的嘴是闭着的,象征着群臣折服。
文官的衣服上绣的龙是“团龙”,很文静。武官衣服上绣的龙多是“散龙”,呈腾越的姿势,象征着威武、果敢。 “蟒”的颜色有很多的区别:分别有上五色和下五色之分。上五色有:黄、红、绿、白、黑。下五色有:蓝、古铜、紫、粉、秋香色。
什么人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在京剧里面是非常讲究的。拿“黄色”来说,就有两种“黄色”:正黄色(浅黄),这种黄色只有皇帝才能穿。而太后、太子、亲王虽然也穿黄色,但是必须是深黄色(杏黄色)。
红色的“蟒”表示很庄严高贵,是地位比较高的王侯、宰相、驸马、钦差、元帅才能穿用。 绿色的“蟒”表示威严英武,是地位很高的武官的穿戴。另外,还包括一些“绿林好汉”“草莽英雄”。 而穿白色“蟒”袍的大多是少年英俊、潇洒的人物。
黑色“蟒”袍的穿戴者多是刚直不阿、性情威猛、豪爽的人物。
以上是“上五色”。 “下五色”相对面就宽了一些。
男士在穿蟒时,必须围玉带。
注:白蟒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那就是给"草寇"用的。区别是:一般的达观贵人穿蟒必须穿到脚面。而草寇穿的蟒只穿到膝盖,用以表示他们并不是正统的帝王将相,但是看似庄重,反而给人一种浅薄可笑的意义在里面。
女蟒:女蟒的颜色比较少,只有黄、红、白等颜色。黄色自然是给皇后专用,其他女官均穿红色的蟒袍。 白色的蟒袍是孝服。
老旦蟒:蟒袍仅过膝盖,但是必须佩带凤冠、腰挂玉带。太后穿的是杏黄色蟒袍、其他如:一品诰命夫人、贵夫人、太夫人则穿秋香色的蟒袍,头上要戴老旦冠,腰间系丝绦以和皇太后区别。
简蟒:简蟒的式样与蟒相同,只是刺绣的图案少一些。这是为了减轻重量,利于表演。简蟒虽然简单一些,但是地位并不低下,头戴相纱以示地位的尊贵和职务的显赫。
还有一种是太监们专用的蟒袍,样式和其他蟒袍一样,只是下身开隙,是随驾太监一类人的穿着。
- 采用明朝服饰
-
京剧服装有哪些的特点
- 京剧的服装种类丰富,主要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大衣类服装的显著特点是袖口处均有水袖,如蟒、帔、褶子、开氅、宫装等,与二衣、三衣形成鲜明对比。二衣类服装则以其紧缩型的袖口和裤腿为特点,腰间通常系有束带。大衣与二衣在文、武角色上有着明显的区分,通过服装的穿着处理,可以...
-
京剧服装有哪些的特点
- 京剧服装主要分为大衣、二衣、三衣和云肩四大类。大衣的特点在于其袖口设计,如蟒、帔、褶子、开氅等,均带有水袖,这一设计不仅美观,还体现了角色的身份与地位。二衣则以其紧束的袖口和裤腿为显著特征,腰间通常系有束带,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角色的武勇,又便于动作表演。大衣与二衣的区分,实际上反映...
-
京剧服装特点简介
- 京剧服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细致的分类和丰富的象征意义。1. 大衣类服装包括蟒、帔、褶子、氅、宫装、八卦衣、官衣等,其显著特征在于袖口处的水袖设计。2. 二衣的显著特点是所有服装的袖口和裤腿部分都是紧缩设计,且任何样式的服装都会在腰间系上大带或其他束带。3. 大衣和二衣的设计明显区分了文官...
-
带你了解,京剧服装分类都是怎样的
- 京剧服装种类 蟒:帝王将相等高贵身份的人物所通用的礼服,衣上蟒纹与龙纹相似,四爪龙称作『蟒』。纹样主要是龙及海水江牙,颜色分上五色和下五色;上五色指红、绿、黄、白、黑,下五色指紫、粉、蓝、湖、香。帔:对襟长袍,带水袖,系帝王、达官显宦或富贾乡绅所穿的便服。周身以平金或绒线刺...
-
京剧的服装大致分为哪六类
- 1. 京剧的服装被称为行头,源自金、元时期对戏具的称呼。《扬州画舫录》中提到的“行头”,分为衣、盔、杂、把四类。2. 衣箱是行头的一部分,细分为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大衣箱包含各种长袍短服,如蟒袍、官衣等。二衣箱则包括士兵等武装角色的装备。三衣箱主要负责演员的内衣和其他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