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我来答
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 内蒙古的风俗:
整羊整牛,也称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贵宾的传统礼仪。自古以来,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马奶酒和给远征人携带绵羔羊熟肉条的习惯。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来客和祭礼神祗。
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玛、整羊三种,主要取其完整、齐全之意。礼献整牛,除了祭祀牺牲,一般只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祝寿,仅象征性地献上牛乌查(蒙古族叫乌古查,即牛羊软肋脊肉)。
内蒙古的服饰:
蒙古民族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上古到蒙古汗国,从元、明、清到现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历代蒙古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
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传统服饰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增添了灿烂的光辉。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精心培育的服饰文化,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生活的舞台上始终大放光彩。
当今,随着时代的前进和蒙古民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传统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且在款式风格、缝制工艺、面料色彩等方面,越来越强调新颖、别致、多样化。
蒙古民族服饰,作为蒙古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两个突出的历史特点,这就是它的独特的款式风格和代代相传的生命力。
蒙古民族服饰千百年来始终与蒙古民族人民相依为命,从不间断地延续着、发展着。蒙古民族服饰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将更加主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为发展民族文化。美化人民生活,进而对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内蒙古的语言:
内蒙古的汉族东部说类似东北口音的汉语,中部属于晋语区,类似大同口音,西部类似甘肃口音。当然还有不少人说普通话。
内蒙古语言和方言的发展是不平等,不均衡的。本文从语言的地位、教育取向、亲和力、表现力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语言、相同语言的变体之间的差异,阐明了语言的地位差异主要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语言不平等尽管在政治、文化是不合理的。
但从社会发展趋势上看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语言的统一。合理的语言政策对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内蒙古的节日: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时间:每年7、8月间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 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查干萨日(春节)时间:每年农历12月23日至整个正月查干萨日,在汉语中译为“白月”,又叫做“白节”。在每年农历春节前后,草原上都要举行祭火、祝寿、拜年等活动来庆祝新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
祭火:熊熊的火焰象征着幸运吉祥,祭火即蒙古族对来年的祈福。祝寿:是为长者祈福的活动,农历12月25日、26日,给85、73岁高龄的老者祝寿;农历12月27日至除夕,向61、49岁的长者祝寿,祝寿时晚辈要向长辈行礼,以表祝贺。
除夕:除夕夜,牧民家中都要摆放由点心、奶食、糖果等拼成的花盘,牧民间互邀喝茶,晚上则全家齐聚,开家庭宴会,这也是整个节庆的最高潮。
拜年: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先是牧民集体祭敖包,然后开始家庭内部的拜年,需着装端正,手捧哈达,由晚辈到长辈,再由长辈至晚辈。
扩展资料:
内蒙古的城市:
内蒙古横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与俄罗斯的边界和蒙古北部边界线长达4221公里,因此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前沿。
呼和浩特
蒙古语为青色城市。其中“呼和”为青色的意思,“浩特” 为城市、城郭的意思。因中心城区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包头
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所以又有鹿城之称,包头是沟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交通要冲,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地区设九原郡。
呼伦贝尔市
“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蒙古语“哈溜”的音转,意为“水獭”;“贝尔”意为“雄水獭”,因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动物名称命名湖泊名称的习惯为两个湖泊命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蒙古
-
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 内蒙古的节日:那达慕草原旅游节时间:每年7、8月间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
-
内蒙古的风俗、语言、节日、服饰等的详细介绍
- 那达慕大会,又称蒙古游戏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大致在农历七、八月份这一水草丰茂、牛羊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通常在盛夏初秋的7月和8月间举行。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
-
内蒙古的特色是什么?
- 一、牛肉干 风干牛肉又称“牛肉干”,内蒙古大草原,是天然的草牧场。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民族牧民有世代凉晒牛肉干的生活习惯;二、涮羊肉 起源于元代。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
-
内蒙古的风俗有哪些
- 内蒙古的风俗主要有马背上的文化与游牧文化、独特的饮食文化、丰富的节日庆典以及独特的居住文化。一、马背上的文化与游牧文化 内蒙古是游牧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风俗中充满了马背上的韵味。骑马是内蒙古人民的一项传统技能,许多节日和庆典都与马有关。例如,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最盛大的节日, 是其中...
-
内蒙古习俗 内蒙古风俗介绍
- 1、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2、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