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我来答
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 傣族有几个不同的分支,我现在说的是水傣(因为我水傣,对其他的不太了解)
1傣族饮食方面是 喜欢酸、辣
2服饰 女性一年四季穿筒裙,衣服束腰,头发是盘起来的,戴花(当然也会戴一些饰品,以金银为主)。男性的是裤子,裤管很宽,必须系皮带(因为那裤子是没有扣子和拉链的,整体上是上下一样宽),也有头饰。关于服装可以看看照片
3建筑, 传统的是竹楼(但现在可能在风景区和较贫困的地区才能看见了)
4禁忌
关门节(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芒种日)禁止办婚事,直至开门节
不能坐枕头。女性不能靠近老和尚2米以内。晒衣服时 衣服要晒上面,裙子裤子晒下面(傣族晒衣服的线一般是上下两道)
总之挺多的了
5艺术 傣族孔雀舞。象脚鼓,硭锣。传统的诗歌。雕刻 绘画 (大多与佛教有关)
- 饮食: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服饰:
传统的傣族男装,是无领对襟上衣,宽腰无兜长裤。用粉红色或白色头巾包头,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时下的傣族女装,仍然保留着“上短衣狭袖,下长裙……裙长及地”的传统。衣裙款式在吸收传统服饰“精华”的基础上,朝着优美、轻柔、亮丽、淡雅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显示出孔雀之乡的孔雀羽毛般绚丽多彩的特点。如今的傣族女子,内穿色泽淡雅的无领、无袖紧身胸褂(城镇傣女多戴胸罩),外穿无领细袖紧身短衣,下穿筒裙,短衣及腰,长裙及地。长裙打折,多用银带系于腰际,该显则显,当敛则敛,使女性曲线分明,下肢修长,显出婷婷玉立的苗条身姿。城镇女子已极少缠巾,多挽髻于顶,插花、别簪、卡梳作饰,更显绰绰风姿。衣裙色泽以孔雀绿、淡绿、肉红粉红、淡黄、嫩黄为众。衣料多选用薄而柔软的乔其纱、的确良或有锦丝绸缝制。外出参加集会或赶摆时,足登时髦皮鞋、凉鞋,肘挂拎包、手撑花伞遮挡烈日,处处显出优美动人之风采。
建筑:
傣族自古居住在气候炎热、潮湿,水流纵横的平坝地区,经过长期的选择、适应。竹林、木材料搭建的干栏式建筑,成为里西双版纳最引人注目的韵味十足的傣族民居。这些干栏式建筑与佛寺建筑和村落布局一道,成为西双版纳和西双版纳传统民族文化的象征。
节日: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艺术:
“赞哈”(亦译成“章哈”)是傣语的译音,意思是“歌手”。赞哈是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民间,赞哈被形象地比喻成傣家人每天食用的糯米饭和煮菜放的盐巴。赞哈演唱的内容广泛,有习俗歌、情歌、谜语、民间故事传说、佛教教义、佛祖生平等。赞哈最大的特点是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逢年过节、贺新房、结婚、小儿满月、赕佛、赕塔、升和尚等喜庆日子,傣族人都要请赞哈前来演唱助兴。
- 我不知道
-
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 1. 饮食:傣族日常饮食以大米和糯米为主,喜好现做现吃的米饭,传统上不食用隔夜饭。他们常用手抓饭,外出时会携带芭蕉叶包裹的糯米食品。傣族菜肴以酸味为主,喜爱干酸菜,认为有助于消化。常见肉食有猪肉、牛肉、鸡肉等,不吃或少吃羊肉。他们擅长烤鸡和烧鸡,并喜欢使用鱼、虾、蟹等水产品,尤其是...
-
傣族的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禁忌和艺术有哪些?
-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
-
傣族有什么风俗习惯?禁忌什么?
- 吃饭时要有礼貌,不能抢着吃,不能在别人筷子下面夹菜,不能用筷子打猫、打狗,饭吃完后再添,不能将锅端起来。吃饭时不能随地吐痰。不能用脚踢凳子给别人坐,不能用脚踢烧着的木柴,添柴不能在灶里添,烧柴时必须先烧大的一端。2. 傣族生活中的禁忌 家长的床铺(多在火坑旁)任何人不能往...
-
傣族有哪些风俗和节日 傣族的禁忌有哪些
- 傣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等。傣族的禁忌有哪些 1、忌在佛寺、神树和社庙附近骑马、拴牛、砍伐树木和大小便;2、女性不能到佛殿正中的台阶上;3、妇女在经期或刚生过小孩期间不能进佛寺;4、在佛寺内或僧侣面前,俗人不能盘腿而坐;5、忌与僧侣开玩笑,也不能触摸僧侣的头和身...
-
傣族的着装特色和衣食住行和主要节日活动
- 劳动者常在野外用芭蕉叶盛糯米饭,搭配盐巴、辣子、酸肉、烧鸡等食用。3. 节日活动:傣族节日多与宗教活动相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等。4. 傣族文化:傣族(Dai)也被称为泰族(Thai)或掸族(Shan),语言为傣语(泰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视孔雀和大象为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