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哪些?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哪些?
- 苗族服饰经过种麻、收麻、绩麻、纺线、漂白、织布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到刺绣、蜡染、裁缝,最后成为一套精美的服装,无不反映了苗族妇女的勤劳和耐性。苗族女性抽象的刺绣、蜡染图案中反映和表现了她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表达了苗族女性对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及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1、农事活动节庆
2、质交流节庆
3、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
4、祭祀性节庆
5、纪念性、庆贺性节庆
扩展资料:
苗族有两个姓,一个是苗族姓,另一个是中国姓。苗族的姓原本是固有的;后来输入了中国姓氏。因为过去苗族人没有自己写苗木,只用汉字写汉字姓,所以人误以为只有中文姓,不知道苗族的名字。在使用"中国姓氏"之前,苗族有自己的"苗族姓氏"来区分亲情和氏族。
历代的汉族文人和其他外国人,往往知道和案例,只基于汉族所讲汉字的姓氏,从而造成错觉和误解。苗族地区分布广阔,有各种各样的本土方言和分支。各地、方言和分支的苗族有他们自己的苗族姓氏,在内部仍然是普遍的直到今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服饰
百度百科-苗族
- 服装特点:
苗族的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灿烂多彩的服饰之一。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有一种标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基本特点为“男子服装或短衣长裤,或大襟长衫;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服饰配件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
苗族服饰一般都有盛装、常装、性别、年龄等之别。又由于历史条件、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生活习惯、支系差异等不同,各地的苗族服饰有很大的区别,省与省、县与县、甚至寨与寨之间也有不同之处。可以说苗族服饰有百余种之多。
生活习性:
由于居住地区辽阔,各地苗族的节日也不完全相同,有苗年、踩鼓、跳芦笙、花山节、吃新节、龙船节等等,节日的规模与形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把苗族各地全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算起来,恐怕要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
节日为苗族青年提供了谈情说爱的好机会,许多青年就是通过节日中的对歌、对芦笙传达爱情,结成美满婚姻的。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还有父子连名的习惯。
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学相当发达。另外,苗族还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山歌与芦笙舞都很受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苗族人民的主要食品为大米、玉米、红薯、燕麦等杂粮,并喜食酸辣口味的菜肴。
苗族居住的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房屋的形式各地不同。最着名的要数山区的“吊脚楼”,既科学、舒适又美观,形成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
扩展资料
苗族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
-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苗族服饰最主要的特点一个就是银饰,二个就是蜡染锦织.。苗族的服饰,女装式样最多,达130多种,仅贵州就有一百零几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第一类,是传统的古老形式,大领或大襟衣,着百褶裙,比较华丽,内容丰富多彩。仅头饰就有几十种,在头饰上以挽发髻盘扎于头顶,上插木梳及其他装饰物,类似云髻为多。其中也有差异:如安顺、镇宁有的挽偏髻于头右上方,黔东南挽髻于头顶中央,黔西南有的挽螺旋于额顶,贵阳地区有的扎蓬髻类似盘边帽,有的扎成狭长的船形髻,有的则在头髻中扎上两头向上的大牛角梳。
2、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衣服两肩及胸前、背肩上也绣“花边”,胸前再系上绣花围腰一幅,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
苗族人民的生活习性:
1、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
2、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
3、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活动。
4、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5、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苗族的历史起源,现状,分布情况,饮食特点,:
1、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
2、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
3、文化艺术 :苗族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是衣服、胸围镶边用的锦边,苗语称为“耕”。二 是锦带,宽2至3厘米,用作裤带、袋带、背带等,青年男女恋爱时,姑娘多以自己精心 织的锦带赠送给情哥。三是锦幅,苗语称为“伦”。锦幅多用作背面、背带兜等。
4、蜡染:也是苗族著名的传统工艺。苗族染的图案是苗族妇女的天才创作,是她们现 实生活的反映,代表着她们的美好心愿和对生活的追求。
5、在苗家看来,蜡染艺术是美的 象征,也是爱的表示,不仅自己要发扬,而且乐意传授给别人。蜡染艺术漂洋过海,传到国外,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6、芦笙,是苗、瑶、侗民族最主要的传统乐器,其中以苗族使用最多。苗族在重要的 传统节日都要吹芦笙,伴以舞蹈,规模庞大,气势磅礴,并因此而闻名于各民族。
苗族的生活习惯:
1、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品较多的民族之一,其分布很广,主要居住在我国贵州、云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还有少数在湖北、海南岛散居。 苗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与经济种植业。 苗族人民崇拜多种鬼神以及自然崇拜和祖先崇 由于居住地区辽阔,各地苗族的节日也不完全相同,有苗年、踩鼓、跳芦笙、花山节、吃新节、龙船节等等,节日的规模与形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把苗族各地全年大大小小的节日都算起来,恐怕要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之多。
2、节日为苗族青年提供了谈情说爱的好机会,许多青年就是通过节日中的对歌、对芦笙传达爱情,结成美满婚姻的。
3、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年老父母一般由幼子供养。有的地区还有父子连名的习惯。
4、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口头传唱的民间文学相当发达。另外,苗族还是一个喜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山歌与芦笙舞都很受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5、苗族人民的主要食品为大米、玉米、红薯、燕麦等杂粮,并喜食酸辣口味的菜肴。 苗族居住的地区盛产木材,因而房屋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房屋的形式各地不同。最著名的要数山区的“吊脚楼”,既科学、舒适又美观,形成我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之一。
-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哪些?
- 服装特点:苗族的服饰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灿烂多彩的服饰之一。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有一种标志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基本特点为“男子服装或短衣长裤,或大襟长衫;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或上衣下裤,服饰配件多,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苗族服饰一般都有盛装、常装、性别、年龄等之别。又由于历史条件...
-
苗族人民的服装特点及生活习性有那些?
- 一、苗族服装特点 苗族服饰多样,黔西北、滇东北地区的男性身着花纹麻布衣,肩披几何图案羊毛毡。其他地区男性通常穿着对襟或左大襟短衣,搭配长裤,束以宽大腰带,头裹青色长巾,冬季则加绑腿。女性着大襟右衽上衣和宽脚裤,湘西女性上衣无领,袖口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裹格子布或青布头巾,佩戴耳环...
-
苗族服饰特点介绍
- 苗族的服装特点少点话 苗族服饰分为童装,大花苗族男装和女装。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辞海》里记载代表着苗家刺...
-
苗族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 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风土人情: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生活习俗: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
-
苗族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 2. 风土人情:大部分苗族以大米为主食,油炸粑粑是最常见的油炸食品。如果填充鲜肉和酸菜,味道会更加美味。肉食主要来自家养的牲畜和家禽,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欢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的说法。3. 生活习俗:苗族有诸多生活禁忌,比如不得随意清洗饭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