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装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传统服装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 论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论述我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从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等四个维度分析了我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指出: 产业链环分割过细、各链环发展不均衡、区域产业链断裂且布局不合理、产业价值低,导致技术链断裂、信息链不畅、产业配套半径大、企业获利能力低是现存的主要问题。认为: 重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对策是重组产业链环,均衡供需链,接通区域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层次。。
计划体制时期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具有鲜明的计划特征。这一时期的产业链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导,以区域原料资源差异为指向,以沿海初具规模的产业基地( 上海、青岛、天津等) 为技术辐射源,向中西部扩散布局产业带,其特点是以行政区划为单元,构建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区域产业链,即依据各地域原料资源( 主要是天然纤维资源) 优势,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完整的企业链,实现产业的区域集中配套,形成区域型产业基地。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承载了为全面工业化建设进行原始积累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各门类中受到了格外的重视,由于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化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的加工制造环节逐步向以我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超常规发展,其显著特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环节生产规模快速扩张。
2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计划体制背景和超常规、不均衡发展,使我国当前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存在如下一系列的问题。 ( 1) 从企业链角度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环分割过细,上下游企业间以纯市场交易式关系为主,技术链短,信息链断裂,交易成本较高。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产业链环( 生产部门) 划分长期保持计划体制时期的状态,即依据原料、纱线、坯布、服装的产品链,将产业划分为原材料企业、纺纱企业、织造企业、印染企业、服装企业的产业链环布局,技术关联度高的产业部门如纺纱、织造和印染等被划分成多个产业链环。产业链环分割过细,使得供需链中各链环的技术链对接困难,使基于上下游紧密协作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机制丧失; 使得交易次数增多,从而增加了交易成本( 税收成本、物流成本等) ,不利于整体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过于“独立”式的生产也不利于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恶化了企业生存环境。由于上下游的协调完全依赖于订单方的外部指令,上下游链环之间的信息传递困难、效率低下,增加了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和成本。此外,产品生产受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 ( 2) 从供需链角度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各链环发展不均衡,部分环节产能严重过剩,而部分环节发展不足或滞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在与全球产业链对接的过程中,一些环节由于具有比较优势而有能力参与全球产业链,得到了较快发展; 另一些环节因竞争力不足,其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发展水平滞后,使得整个产业发展很不均衡。我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密集的制造环节,如纺纱、织造、服装加工等,在出口导向政策的激励下,这些产业环节规模持续飞速扩张,产能已严重过剩,目前已拥有世界纤维加工能力的近一半产能,而新材料研发、面料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营销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环节,参与国际层面竞争的深度和广度均与制造环节有较大差距,发展水平始终不高。 ( 3) 从空间链角度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完整的区域产业链断裂,产业由区域中心城市向县镇城乡扩散,产业配套半径增大。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型过程中,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从宏观布局上看,由于沿海区域具有传统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形成了涵盖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优势产业带,东西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尤其是服装制造。从微观区域上来看,原中西部产业基地的产业链经历了一个从接通到断裂的过程,即原有的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完整产业链,由于各链环间原来的计划配套关系被打破,各链环开始在更
大区域范围内寻优匹配,部分相对薄弱、竞争力不强的链环,在产业链的动态调整过程中逐渐被淘汰或向发展条件较好的其他区域转移,而呈现断环状态,使区域产业配套半径增大。 此外,由于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配套措施的普遍缺失,技术人员的流失严重,加之普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降低,企业技术水平呈下降趋势,核心竞争力丧失,发展后劲不足。
( 4)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产品整体层次只能满足市场的中低端需求,参与全球产业链的链环一直处于产业链低价值区。市场需求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满足需求的产业链的多层次性。计划体制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不高,市场需求层次较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设计也主要为满足国内中低端需求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设计、研发能力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改革开放后,在与全球产业链对接的过程中,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中只有加工制造环节能够具备一定竞争力,处于产品市场低价值区,虽历经多年发展,但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长期制约整个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调整的对策3. 1 重组产业链环整合企业链为保证产品质量与性能满足需求,解决因分工过细造成的技术链断裂、信息传递效率低、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必须重组现有的产业链环。产业链环的重组与企业链的整合可以采取几种模式。
一种是纵向一体化式,由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司。总公司或集团公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强有力的控制,将多个产业环节甚至整个企业链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实现企业链多个链环之间甚至整个产业链内部的“自给自足”,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
传统服装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 我国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 产业链环分割过细:上下游企业间以纯市场交易式关系为主,技术链短,信息链断裂,交易成本较高。- 企业链发展不均衡:部分环节产能严重过剩,而部分环节发展不足或滞后。- 供需链布局不合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在与全球产业链对接的过程中,发展水平不均衡。
-
传统服装产业链在运行中存在哪些问题
- 指出: 产业链环分割过细、各链环发展不均衡、区域产业链断裂且布局不合理、产业价值低,导致技术链断裂、信息链不畅、产业配套半径大、企业获利能力低是现存的主要问题。认为: 重构纺织服装产业链的对策是重组产业链环,均衡供需链,接通区域产业链,提升产业链层次。。计划体制时期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具...
-
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 1、日益增大的库存压力。2、缺乏自主的设计风格,服装设计是中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3、业专业人才匮乏,深入过服装行业的人才会清楚的意识到,服装行业整体人才队伍(生产管理、设计、营销、广告等)非常贫乏。服装行业前景:目前,我国服装零售行业整体运行稳中趋缓,进入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外...
-
服装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
- 产业链的不稳定源于供应链一体化还未建立。 3.信息化程度低 服装企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服装企业信息化是实现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服装企业物流畅通,发挥物流作用的一个关键要素。物流的特征也体现在信息化上,物流建设受到信息化程度高低的直接影响。 4.专业物流发展缓慢 目...
-
为什么现在传统行业都不好做,中国的经济还在稳步增长?
- 4. 经济体制的制约确实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腐败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经济运行的成本,影响了公平竞争。然而,技术落后和技术创新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5. 中国的某些产业对外依赖性强,缺乏核心技术,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较低端,一旦国际市场波动,国内产业易受冲击。6. 尽管中国有众多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