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有多少年了
汉服复兴有多少年了
- 2003年11月22日,王乐天身着曲裾袍款式的汉服行走于郑州街头,被新加坡《联合早报》取材报道,报道中称“绝迹了三百多年的汉族服饰,重现神州街头”,引起国内外华人广泛关注。由此,“汉服运动”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今年2013,一共10年了。
至于我们的艰难
因为衣冠往往是更宏大的复兴的先行者,衣冠的沉沦,揭示的是华夏的不再,欲重建华夏,必
先重整衣冠;而没有华夏整体的再造,衣冠也没有独立复兴的可能
而我们的文明中的阴暗,已经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被统治者时刻不断地拿着鞭子以训奴的方式培育出来了。
我华夏民族,有五千年的泱泱文明。
你用三百年给我的病,我愿用三百年去治愈
我们的目标太大,大到它注定不可能是几年就可以完成的。它或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时间。
但是,借用一位同袍做出的一个比喻。
汉服运动就像众人推一辆抛锚的车,一开始没有经验,从各个方向使力的都有,帮倒忙的也有,但总归这辆车还是摇摇晃晃的被推着走了。然后大家开始对它进行修理,七手八脚,但总算还是修理好了。然后它重新上路,可能会再次抛锚,可能走着走着会遇见塌方,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推动和修理,愿意为它铲除前方困难,它就再也不会停下来。
所以,我不畏惧。
- 汉服是让人明白中国还有这个古老的汉族服装 有啥必要非要让别人穿啊 知道有这汉族文化 没有必要非要他人穿 有的人提日本怎么怎么 你以为他们每天都穿和服吗 除了节日啥的他们也不怎么穿 还有和服跟汉服两码事 汉服体现的大方自然美 和服是体现 因为很简单体现女性的身材而且吸引男性 这又是何必了 打个比方 中国古代弩弓 那是一流 为啥不推出弩弓的复兴啊 不推出刀剑的复兴啊 文化是让人们认识知道自己的国家的文化 同时向外国展示自己的国家文化 不是非要运用
- 这是必然的啊……毕竟时代发展是根本,我个人认为,汉服复兴,重要的是这种精神上的鼓舞。虽然自己是同袍,但是客观来讲,汉服彻底复兴几乎不可能啊……能让汉服如此进入当代生活,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不是吗?
- 人们在潜意识中把汉服作为古装,而不是民族服装,毕竟它断代300年,甚至不少人不知道汉服的存在。
还有现在的整个服装体系基本都是西化的,大家都穿西服神马的,“大家都穿的才是最好的”,自然而然接受的人就少。
另外大多数人认为汉服不适合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认为穿汉服很麻烦。其实吧大家所看到的只是汉服的一小部分,就像燕尾服和晚礼服,你不可能穿晚礼服下地干活,汉服有很多平民样式(说的不严谨),就是常服,也很方便,毕竟古人也是要劳作的。
- 螨虫入关,毁汉镞,毁华夏
-
汉服复兴者的汉服简介
- 曾称汉衣冠、汉装、衣冠、中国衣冠、华夏衣冠等,是发展、传承了四千多年(清代因剃发易服而消亡,19世纪中叶开始复兴),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体现汉民族礼仪风俗、审美品格、思想哲学等文化内涵,并彰显华夏民族认同精神的服饰体系。
-
汉服复兴,有人说这是汉服运动,有何意义?
- 汉服的文化是什么?汉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流传了四千多年,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个数字非常大。目前,我们可以研究5000多年的古代历史,汉服的存在占据了80%的时间。汉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它不仅代表着服装文化,而且代表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影子。它也代表着中国人民伟大的...
-
为什么要复兴汉服?
- 一:汉服是我们的传统民族服饰中华文明传承了五千年,每个朝代都有我们所穿的传统服饰。而这些传统服饰也都借鉴了往昔的汉服,并且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服装中所包含的传承之美。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战争、革命、工业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开始与国际接轨。这种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带来...
-
汉服及汉文化的复兴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 汉服的复兴不仅仅是服装本身的回归,它背后承载着国学、民间信仰和传统礼仪的复兴。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等待着被重新认识和传承。以儒学文化为例,它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许多思想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历史上,中国人民在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
-
汉服的发展历程
- 明朝建立之初曾力图消除元朝蒙古族服制对汉服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未能完全贯彻执行。至洪武二十六年才开始确定了许多服制。明朝时期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衣着材料有所改善。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用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普通百姓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承袭了传统服饰样式,并且品种十分丰富。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