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满族
民族服饰——满族
- 清朝时期满族男女皆着旗袍,汉人服装与旗人服装特色结合而成清代服装风格。早期旗袍在衣服边上都镶有一寸左右宽的花样贴边,称为"大龙"。真正的旗装为适应狩猎生涯,又肥又大,但后来男式旗袍逐渐演变为长袍;女式旗袍逐渐往合身方向发展,并去掉了贴边。到了民国,已变成紧贴腰身的长裙了,并出现了短旗袍。建国后,满族服装与汉族一致。
旧时满族男子留发束辫,穿马蹄袖袍褂,女子穿宽大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脚,所穿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
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但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起初的四片裁制也改为现在的两片裁制,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
满族男女早年流行穿"套裤"。套裤用皮制作,后来改用布。这种服饰,仅有两条单腿裤筒,不连接在一起,用时分别套在腿上。干农活时穿套裤不磨裤腿,老年男女穿着又可防风寒。
早期满族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紧系腰腹,贴在胸前。制做兜兜十分讲究,兜嘴按本旗属的那种颜色,镶一寸宽彩色布,绣上吉祥字和图案。小孩绣"长命百岁",成年男人绣"吉祥如意",青年妇女绣花卉,老年妇女绣"盘长"。如遇本历年一律穿戴红兜兜。
-
满族服饰的特点是什么?
- 配饰丰富:满族服饰的配饰有帽子、围巾、腰带、披肩等。其中,帽子是满族服饰的重要标志,有礼帽、斗笠、毡帽等,形状各异,富有民族特色。此外,满族女性还喜欢佩戴耳环、项链等饰品,以增加服饰的美感。礼仪性:满族服饰在礼仪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如参加重要场合时要穿长袍、马褂,以示尊重;女性在婚礼等...
-
满族服饰(旗人服饰)的审美符号
- 厂字襟作为满族服饰的特色,其变种包括西伯利亚通古斯语族的渔猎服饰、旗化后的西南民族服饰、地主婆演出服以及毛孩子的厂襟小背心等,展示了满族服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传承。总结:满族服饰的审美符号不仅体现在发饰、色彩、袖口、纹饰、马甲、配色、盘扣、厂字襟等方面,更体现了满族文化在历史长河...
-
满族的服饰特点
- 1. 男子服饰包括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等,这些配饰丰富多样,体现了满族服饰的文化特色。2. 女子服饰则有香囊、荷包等,这些配饰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展现了女性的精致与优雅。3. 上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筒式的宽襟大袖长袍,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服饰风格。女性旗袍下摆...
-
满族服饰分类
- 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的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坎肩 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
-
满族传统服饰
- 满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女真族时期,他们在明朝中期吸收了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还可以看到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