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
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
- 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 汉武帝派 张骞出使 西域开辟的以首都 长安(今 西安)为起点,经 甘肃、 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 德国地质 地理学家 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 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 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
-
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
- 1. 丝绸之路的扩展:在宋代,丝绸之路的贸易网络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商品不仅远销至东亚、南亚、西亚,还到达了东欧和北非。2. 贸易方式的革新:相较于汉朝,宋代的丝绸之路贸易渠道更加多样化,特别是海上商业运输的快速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3. 瓷器的兴起:自唐宋时期起,瓷器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
-
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
- 发展:到达范围更广,中国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贸易渠道增加,海上商运发展迅速;唐宋以来,瓷器成为外销重要商品,因此也被称为“瓷路”.
-
在大宋达到鼎盛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有哪些成就?
- 相比秦汉、隋唐、明清,宋朝一向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朝,北宋只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南宋更只占据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在宋朝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达到鼎盛状态,超越了此前的秦汉隋唐,更将后来的明清甩在身后,至于元朝不过延续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有多鼎盛?出海港之多...
-
古今丝绸之路的比较
- 丝绸之路(德语:die Seidenstrasse)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国》,有时也简称为丝路。 虽然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但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并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
-
丝绸之路的发展是怎样的?
- 123年,丝绸之路第三次复通以后,东汉政府对丝绸之路加强管理:修筑道路、大办屯田、设置邮亭、烽燧等,有力地保证了丝绸之路交通的安全。到隋唐时期,由于中原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得中西方贸易往来频繁,丝绸之路进入了它历史上最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在唐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即对丝绸之路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