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服妖文化有哪些讲究,真不能随便穿衣服吗?
历史上的服妖文化有哪些讲究,真不能随便穿衣服吗?
我来答
历史上的服妖文化有哪些讲究,真不能随便穿衣服吗?
-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服饰装扮早已不再循规蹈矩,每个人的穿衣风格大相径庭,他们只需遵从自己的审美标准即可,这也构成了现代个性化十足的服装流行氛围。可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体系下,人与人不仅在工作、生活中都有严格的等级分明,就连穿衣也要遵照统治者的规定。
如果在古代胆敢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穿着,则被视为“服妖”,其意思就是奇装异服。别以为服妖只是社会上被人耻笑,在古代,身着奇装异服可是要受到官府处罚的。今天我们就来理解古人的“服妖”文化,看看古人是如何界定“服妖”的?
古代服妖文化的起源——统治者加强皇权的手段以古人的观念来看,人们将山川河流来比喻人的长相,古人们认为和出自草木之类的就是妖,形容出自草木之类的服装有损礼仪之邦之名。而身着奇装异服的之辈,则称之为“服妖”。
服妖理论的产生,更多的是从统治者对时局、对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处罚。将服饰作为诱发自然灾害和时局变换的风向标。更有甚者认为,正是由于民间出现了奇装异服,是引发王朝走向的具体征兆。
所谓奇装异服,更多的是在儒学理论的基础上,统治者根据服装的来区分阶层的工具。古语有言“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唐朝以前,古人是很少穿裤子的,大多以又长又宽的长袍穿着为主。随着北方民族的融入后,胡服中所穿的裤子,成为人们眼中的奇装异服。
“胡服”在一个辉煌时期,就是在唐朝。李唐王朝是个外向型的王朝,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不仅李唐皇帝爱穿“胡服”,甚至唐朝的女人也爱穿。
服妖产生的本质,其实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疆域的统治。统治阶层认为,服妖的进入,是外来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入侵。因此大部分朝代对于服妖采取打压的政策。
服妖文化的现象——“服装红配绿,有人就要蹲大牢”有一句歌词这样唱道:“就算红配绿,生活还是要继续”。可在古代,如果真有人身着红配绿,不仅生活也过不了,还要蹲大牢呢。统治阶级对于民间服饰颜色的搭配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古代服装的颜色象征着特定阶层,也就是说,有些颜色的服装百姓是不能穿的,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穿着。皇帝所身着的黄色,就是古代的朝廷的专属配色。甚至在一些朝代,官员都不能身着黄色的衣服。
《旧唐书》中记载到“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唯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赤黄为衣服杂饰。”
如果在民间,有人敢穿着黄色招摇过市,不仅被路人所耻笑,还会被官府人员抓去坐牢。象征着纯净、空灵的白色,在古代的服装配色中也是禁忌。因为古人认为白色衣服是参加丧礼的衣服,平日如果身着白色,就被界定为“服妖”。
除了颜色的规定之外,衣服的款式也有相关的明文规定。西周时期,官府就规定了百姓的衣服的具体尺寸,其中包括各类款式和长短的要求。现代社会,常常看到人们穿着长袖短裤出行,体现了浓浓的运动风。可在古代,不仅没人夸你穿衣品味出众,还要被抓去惩罚呢。
《晋书》中就有相关的记载,一位大臣有急事会见当时的魏明帝,由于匆忙,魏明帝身着短袖,外面套着绣帽就出来见面了。这位大臣丝毫不顾皇帝的面子,直言不讳地说,这是“服妖”。贵为一国之君的魏明帝也没有反驳,也默认了这种说法。就连皇帝穿服妖,都会被大臣指出,更何况是底层的百姓。
在宋代,因为与契丹、党项等外族战争不断,宋代皇帝认为“胡风”不利于统治,因此也把穿胡人的衣服作为“服妖”的一种。在宋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不但侵扰中原,也随着将北方的生活习惯带入中原。胡服就是被中原文化所不齿的服妖。
不仅对胡服全面禁止,就连引入民间的胡人舞蹈和音乐,偶读不能出现。宋徽宗时期,还专门颁发诏令,对一切来自契丹的服装和周边产品,全面禁止。
《宋史》中对此做了详尽的记载:“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塾之类者,以违御笔论。钓塾,今亦谓之袜裤,妇人之服也。”
除此之外,女性常有的配饰也有专门的规定。统治者根据配饰上的纹路来判定是否为“服妖”。《后汉书》中记载到在宋朝时期,都城洛阳内有一种木屐,上脚之后很是舒适。当时许多士大夫上街都以穿着木屐为荣,甚至不少民间的女性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全城掀起了木屐的热潮。
当朝统治者对此不能容忍,认为这是外来民族对统治阶级的入侵方式,于是将所有穿过木屐的士大夫统统处罚,株连九族。而那些喜欢追潮流的民间女性,也没有幸免于难,全都受到处罚。
古代的统治阶级对中央集权的管控无孔不入,甚至一些莫须有的罪名,都会无缘无故降至百姓头上。五代十国时期,民间妇女们习惯将头发盘起,并有一种叫做“朝天髻”扎起来。可统治者认为朝天髻和“登堂入室”有形态上的雷同,意在串谋反动。于是将这种配饰判定为“服妖”,并全部禁止佩戴。
服妖文化的出现的本质究其原因,在科技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的古代社会,自上而下对“天道”极为推崇。人们往往认为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灾害的出现,是天道对人道的惩罚。很多时候,对于自然法则的认知,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其中“服妖”文化的出现,正是社会统治者和百姓们一致相信的是作为灾害、局势走向、甚至社会的生产活动这一切的外露表现。因此古人对于服妖的看法才会如此恐慌。
如同绿色在古代的地位极低,这是因为绿色作为间色,是由其他主色调和而成,被称为“天地苍茫之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古代很少出现绿色的服装,大部分身着绿色的人,都是身份地位卑贱的底层工作者。
“服妖”的出现和当时社会中出现了各种以生产、生活需求为便利的服饰密切相关。另外,人们根据生产生活而发明出的服装,虽然实用性较强,可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属于新兴物件。既不被认知也不被接受,常常作为服妖看待。如古人在天气炎热时发明的凉衫就被视作服妖的典型。
辽国时期,民间经历了一次规模和范围都空前的饥荒,大批游牧民族的灾民不堪重负,选择逃亡至中原宋国。由辽国开了头之后,不少北方民族纷纷南下,不仅形成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人口迁移,还为各国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提供了基础。
也正是此时,北方民族的常用服饰“胡服”开始进入中原。胡服作为骑马打仗的服饰,具有极高的便利性。由此也将胡服逐渐传入中原。但宋朝统治者对此可不太高兴,认为这种带裤子的服装就是“服妖”。对胡服的排斥其实从本质上是对北方民族的排斥,宋朝称之为“蛮夷”指的就是北方的游牧地区。
正是基于民间间的矛盾,对胡服是服妖的认定不绝于耳,宋朝甚至一度禁止人们穿着胡服出行。也正是在此时,宋朝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时期,连年的饥荒和北方民族的侵扰,让宋朝的政局摇摇欲坠。而这时出现胡服,也被视作服妖的具体表现,统治者认为这是导致国家动荡的征兆和“罪魁祸首”。
总结其实“服妖”这种说法的出现,很大程度是当时科技水平不发达情况下,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一种忧虑的嫁接。对于无法用常理控制的事情,古人们往往会归咎于各类奇异的征兆,而服妖正是基于此理念下成为当时统治阶层和民间的误解。
当社会的发展进入到新的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需的服装出现后,基于人们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服妖”这种说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当一种服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就不会再被当做异类,而是一种人们生产、生活的常规服饰。
和古代相比,现代社会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赋予了人们服装上个性化的灵魂。人们不再拘泥于能不能穿,而是以“喜不喜欢”为基准。这是新时代下安定繁荣的社会下人们享有的权利。随着科技的发达,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穿衣打扮不再是为了生产需求,更是的是呈现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独特的处事原则。
-
历史上的服妖文化有哪些讲究,真不能随便穿衣服吗?
- 古代服装的颜色象征着特定阶层,也就是说,有些颜色的服装百姓是不能穿的,只有皇帝和大臣才能穿着。皇帝所身着的黄色,就是古代的朝廷的专属配色。甚至在一些朝代,官员都不能身着黄色的衣服。 《旧唐书》中记载到“因隋旧制天子燕服,亦名常服,唯黄袍及衫,后渐用赤黄,遂禁士庶不得赤黄为衣服杂饰。” 如果在...
-
古代也有“服妖”文化,究竟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 在古代有服妖文化,因为衣服的颜色有很多种含义,比如黄色是皇家御用颜色,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有普通人穿黄色的衣服,就会被说成服妖,会受人舆论,而且还会被逮捕起来。穿白色衣服也是服妖,因为白色衣服一般都是发丧的时候穿的。在古代服妖文化就是说人们穿的奇装异服,就叫做服妖,笼统的解释一下就...
-
“服妖”文化是什么?什么时候兴起的?
- 西周时期就对服装的款式有一定要求了,包括长短也有规定。皇帝如果穿错款式,大臣就可以批评,皇帝因为服妖,也只能承认错误。宋朝的服妖文化,是因为与外族战事不断,所以宋朝皇帝便认为穿着胡人服饰是对于政权的蔑视,所以穿胡服就是服妖的一种,发现就要受惩罚。服妖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服饰搭配不合...
-
古代的“服妖”现象:古人怎么穿衣打扮,才算是奇装异服?
- 首先就是颜色的问题,而且我们现在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衣服的颜色,没有任何的禁忌。在公共的场合,其实只要不是穿那种大红大紫或者是非常冲突的颜色,基本上不会有人去理会你究竟穿的什么。但是在古代来说,颜色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等级含义,有一些颜色只有皇家才能够使用。因此如果那一个人在街上穿了一...
-
古代的“服妖”是怎么回事,背后有什么故事?
- ''胡服'',作为少数民族服装的统称,与中原汉族王朝的衣服可谓截然不同。因此,也无辜躺枪,被视为''服妖''。汉灵帝素来喜欢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结果上行下效,京城里的王公贵戚也开始跟风。由于当时汉朝国运衰颓,加上之后又有董卓拥胡兵入京,虏掠宫掖,发掘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