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吏服饰
古代官吏服饰
- 古代官服的颜色
品官仪袍--古代官服演变史
由于明代是继辽、金、元几个少数民族封建政权之后建立的 汉族封建政权,因此,统治者采取一系列举措,目的在于从心理 上消除胡人的影响,重振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威仪。因而,恢复古 代封建传统礼仪,便是明太祖制定衣冠服饰制度的指导思想。如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制定的各项服饰制度,明代帝王的衮冕 服和通天冠服,便是从周、汉、唐时期的古服制沿袭而来的,而幞 头(展角)则是仿照唐宋两代的服制形式。这些冠式,在很大程度 上,均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封建统治者的尊严、等第、端庄仪礼 风范,也反映出统治者政治心态和服饰文化心态。 明代的展角幞头,用漆纱制作,明政府规定,展角幞头长为 一尺二寸。一般是官员在早晚奏事、谢恩、见辞等面君的场合时 服用。其服饰礼仪规定的确立,则缘于多种因素:一是它可以作 为标志恢复汉制传统服饰形式之一,并且首先在官服上体现出 来。二是体现官员的儒士风度,理学儒教之风,在明代历久不衰。 故朝宫的仪表风范,必不可少。这种展角膜头的冠式在一定程度 上,可起正统、规范性作用。三是此冠式可表示臣下的尊恭和礼 仪。中国古代早就有正衣冠而见客的传统,何况是臣下面君呢! 这种冠式的设计本身,便含有对尊者端庄虔敬的文化意蕴在其 中。因此,它要求官员在穿戴服用时,须行为规范,投手举足,要 呈毕诚谦恭、谨小慎微之状,以示对帝威的恭敬、臣服。 ③乌纱帽。 乌纱帽是明代几种典型的官员冠服之一,外形与唐代初期 的幞头,小有近似之处,但内构、帽饰却完全不同。乌纱帽通常是 用铁铜丝编成帽的框,然后再用乌纱覆外。另外,在帽的后下端, 各自左右平展出二翅,翅为妖圆形,也是以铁制丝为框,遂用乌 纱,颇似现在的小型宫扇,但较其窄得多。这种帽子后来常被人 喻为官位的代称。乌纱帽在明代的官服系列中,被列为常服。朝 延官吏,不分文武品位高低,一律准可通服。
戴乌纱帽的常服,多与团领衫相配。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明政府定制:凡官员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作为官服。 在团领衫外束腰带,亦作为公服使用。但带饰要按不同的品级而 定用物:如一品官员用玉带,二品官员用花犀,三品官员用金? 花,四品官员用素金,五晶官员用银级级花,六品、七品官员用 素银,八品、九品官员用乌角。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 时,明政府又补充规定:公、侯、伯、驸马束带与一品官员相同,杂 职官员束带,则与八品、九品官员所用带饰相同。 ④巾帽。 明代的巾帽,在广复汉礼朝纲的封建正统思想指导下,巾帽 与其他服饰一样,对其形制、礼规的制定,是在对前代巾帽形制、 礼规继承和创新基础上形成的。从而使明代的巾帽大为丰富,种 类繁多。有据可查的各类巾帽不下30余种,其中,有一部分带有 明显的政治文化(如稳定天下、维护封建统治)的内蕴和印记,如 四方平定巾、网巾、六合一统帽等即是。 ⑤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又称"四角方巾"、"方巾"。其形制为方正规矩 型,有高有矮,有方正形亦有扁方形。有记载说,明初,士人杨维 祯参见太祖朱元璋,即头戴此巾。太祖未曾见过此巾,便问此巾 何名,杨为取悦皇上,回答说="此四方平定巾也。"太祖昕罢,正 中下怀,于是龙颜大悦,诏布天下,复制此巾,令士庶服用。 ⑥网巾。 网巾,是一种以棕丝或丝吊编制而成的网罩。它原本为道 服,据郎英《七修类稿》记载: 太祖一日微行(按,即皇上微服私访),至神乐观,有道 士灯下结网市。问曰:"此何物也?"对曰:"网市,用以裹头, 则万发俱齐。"明日有旨,召道士为道官,取巾十三顶颁于 天下,使人无贵贱皆裹之也。 这种形似鱼网的巾饰,网口多用布帛为边子。边子旁缀有一对金 属圈,并用适当粗细的丝绳贯于当中。用时将网口扩大,罩于头 上,使头发全部归于网内,再拉紧丝绳,分别收紧网口,起到束发 作用。在网巾的顶端有一小孔,此孔是供发髻穿过使用的,制法 如同网中的下口,发誓穿过后,即可将网口丝绳收紧。明人将此 巾与现行统治结合起来,引申出"尽收鬃(中)?(华)"的意蕴,赋 予"一统天下"、"一统山河"、"一统天和"的文化寓意。这种不分 贵贱,皇帝庶卒皆可佩戴的网巾,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作各种 冠帽巾里内束发之用。但这多指官宦士绅,而广大劳动者却不拘 此礼,他们为劳作方便,也有直接戴于头上的。如明代宋应星所 著《天工开物》一书的插图中,便有以网巾直接束发的劳作者人 物形象。自洪武年间诏用网巾始,此巾沿用多年,后至明末襄宗 天启年间,网巾形制才有所变化,省去r上口丝绳,只束下口,时 名为"懒收网"。 ⑦六合一统帽。 六合一统帽,又名"瓜拉帽"、"圆帽",即后世人们俗称的"瓜 皮帽"。世传此帽始于太祖初期。"六合"指天地四方,六合一统 有天地四方统由皇帝一人统帅、统领之意。这种帽子多以罗、纱、 缎等纺织材料制成,其形制是将裁好的六块材料逐一缝合,下部 另制一道一寸左右的帽沿。起初为执事杂役等人所戴,但由于它 方便实用,遂扩大为士庶等人也予戴用,至清代、民国,亦多有人 戴用。 ⑧其他巾冠帽式。 除以上几种巾帽外,明代流行的巾类还有: 儒士们所戴仿效古制,用漆藤乌纱制成,呈前高后低形式的 "儒巾";有因传说中的"纯阳祖师"吕洞宾成仙之前戴用过得其 名,而倍受明代隐士、道人欣赏的"纯阳巾飞有专供庶人阶层所 戴,制式为上宽下窄,形如"万"字的"万字巾";有仿照唐代幞头 形制,而二脚加长至肩的"唐巾";有根据古代名人所戴用过的巾 式而得名的"诸葛巾"、"浩然巾"。此外,还有供明代老年人专门 戴用的"老人巾"、专供士人戴用的"凌云巾"、供皂隶公人通用的 "皂隶巾"。而在明代,常用、不常用的巾饰尚有:汉巾、四带巾、晋 巾、?巾、山谷巾、吏巾、番子巾、乐天巾等等,不下20种之多。 明代帽子,种类繁多,较为常见的有: 遮阳大帽:又名"大帽",制式与宋代庶人所戴笠帽相差不 多。王圻著《三才图绘》一书记载说:"大帽,尝见稗官云,国初高 皇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阳帽,此其制也。今起家科贡者 则用之。" 中官帽:明多为内使所戴,故又称"内使帽"。帽形颇象"山" 字,通常用竹丝为胎,蒙以青绉纱制作而成。还有民间富有者常 戴的"瓦楞棕帽"、为无乐之人戴用的"卷檐毡帽"、专供各级府州 衙门执事戴用的"红黑高帽"、以及后来出现的仿效胡人衣冠的 "毡笠帽"、"鞋帽"。 (2)袍服类服饰。 ①袍服。
明代的袍服,大体承袭了唐代袍服的特点,不同的是袍腰下 端左右各多出一块,称作"摆"。其具体制式为:盘领右枉,衣袍稍 稍宽大,通常为三尺,袍下端左右出摆,质料多用?丝,或纱罗绢 等。明代,穿袍服官员的职位品级,也是依照不同的颜色、花纹和 腰间的革带质料,予以严格区分的:一至四品官员,选用绯红色。 五至七品官员,用青色。八至九品官员,则用绿色。而所施花纹: --品官员用径为五寸的大独科花纹饰。二品官员,用径为三寸的 小独科花纹饰。三品官员,用径为二寸无枝叶的散答花饰纹。四 口、五品官员,用径为一寸五分的小杂花纹饰。六品、七品官员, 用径为一寸的小杂花纹饰。八品以下官员,不施任何纹饰。所系 腰带:一品官员用玉,或花或素。二品官员用犀。三、四品官员, 用金荔枝。五品以下官员,用乌角。这类袍服,一般被用作各级 品宫的公服。官员在早晚临朝奏事、谢恩、见辞等较为庄重的政 务场合中,将它与展角幞头作为配套服饰用。 另有一种施饰纹样的官袍,《明史·舆服志》称之为赐服。它 始于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是皇帝专门赐予功臣属下官 员的,极为华贵、独特。此服多以?丝、罗、纱为材,前身施以各类 纹饰。一品官员,施斗牛纹饰;二品官员,施用飞鱼纹饰;三品官 员,施用蟒纹纹饰;四、五品官员,施用麒麟纹饰;六、七品官员, 施用虎、彪纹饰。 ②补服。 明代的补服,可谓是独具特色的官服。一般情况下,它作为 常服使用(其他服饰,也有施用的),是当时区分各类人物政治、 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制式为2在盘领长袍的前襟上方和 后背上方,按不同的官阶施以不同的补子。所谓补子,就是一块 见方的丝织品(一般为35-45厘米),先将各种不同图案,按需 要绣在上面,然后再将其补缀于袍服的前襟、后背之上。因此服 是将做好的袍服,再加一块补饰品,所以称之为补服。
据《明史· 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6年)明政府现定,常服的 补子如下: 公、侯、伯、驸马的补子,饰麒麟、白泽。 朝廷官员,分文、武二系,接品位分别施以不同的纹饰。通 常,文官的补纹是以各类美丽的飞禽为饰,有温文雅致之喻意。 武官则以各类猛兽为补饰,象征勇猛、强悍: 文官补饰 武官补饰 一品饰仙鹤 一品饰狮子 二品饰锦鸡 二品饰狮子 三品饰孔雀 三品饰虎豹 四品饰云雁 四品饰虎豹 五品饰白鹇 五品饰熊罴 六品饰鹭鸶 六品饰彪 七品饰?? 七品饰彪 八品饰黄鹂 八品饰犀牛 九品饰鹌鹑 九品饰海马 风宪官饰獬?,杂职官役饰练鹊。 补服当中,还有一种制式比较奇特的种类,它虽与一般补服 大致相同,但却是在袍腰部增有一燕尾装饰,当时名曰"插摆"。 这种形式的袍服,明末清初时,在明降臣、守将李永芳及广宁官 生降清之画像中有出现,而在小说中也有描绘。 ③??服。 ??服,又称为??。这种服式,出现于明中期以后。随着 商品经济的日趋活跃、发展,对朝政的影响冲击愈来愈大。不少 执法者为金钱利诱、蛊惑,执法不严,致使法度逐日松驰,服饰制 度亦是如此。当时一些乡绅、官商,甚至官员在家居时,服饰多有 违禁。结果,服饰制日呈混乱之势,虽几度颁诏禁止,然收效甚 微。??服就是此时涌现的"异服"之一,并为内使服用。
从形式上看,??服是由元代的质孙服移植演变而来的。 其制式为:方领、长袖,上衣部分紧凑护身,前部饰有横榈。下裳 过膝,起竖折;腰间用带束围。这种服式常与六合一统帽、长?靴 相匹配使用。而内使官穿此服时,则配以大帽、鸾带。《明史·舆 服志》记载说:"(正德)十三年,车驾还京,传旨:傅匮候者用曳撒 大帽,鸾带。"可见内使穿此服较为常见。 ④连衣百褶裙。 这种服饰在明代文献中未见记载,只是在考古发掘中见到 实物。以1981年江苏泰州明代徐蕃夫妇墓中出士的八宝花缎连 衣裙实物而论,其制式为上衣下裳,斜领左衽,身、袖和裳部均较 窄,下裳有一百多个叠裙,身长及膝。从整体上肴,它较像古制的 深衣,但其细部除了上下连属、有桂长身外,其他部分无论在剪 裁结构上,还是各个部位的处理上,均与深衣不同。首先,深衣的 剪裁是衣、裳分幅裁定的。其次,领、袖均有与衣色不同的缘,而 且通体较为宽松肥大。但出土的连衣百裙裙实物则与之相反。因 此,这种衣式很可能是深衣的变种。由于文献缺乏记载,它肯定 不会作为官服服用,可能是家居时的便服。然而这种便服却又出 现在朝廷三品官、工部右侍郎徐蕃的身上,且其妻也穿用此服 (仅较前者小有不同),表明穿用它的人,须有一定身份地位。 (3)靴履类服饰。
靴。 明代的靴子,一般以皂皮为材,高?、布为里,多为朝廷官 员、亲属或士绅穿用,而平民百姓不准穿靴。洪武年间,明政府规 定,百官公服着皂靴,直系亲属,如父兄、叔伯、子弟及婿亦可穿 靴。同时规定:儒士生员等准许穿靴,校尉力士在上直(值)时许 穿靴,若外出则不许穿。不许穿靴者,除平民百姓外,商贾、技艺 及步军也一概不许穿靴。 明代的靴,除了在穿用上有较严明的规定外,靴子的式样也 因其用场各异而有不同。除上朝时官员所着的皂皮靴外,宫中穿 用的还有一种薄底皂靴,这种皂毗由宫中内使穿用外,一般官员 家居时,也有穿用的。如江苏泰州明徐蕃墓出土了一双软底皂 毗,当属此类。而地处寒冷的东北地区,官员则常穿牛皮直缝靴。 ②履。 明代百官着履,多与朝服配套。凡逢有大祀、正旦、冬至、颁 诏、传制等重大礼仪时,百官多着履,履一般为黑色。万历年间, 明政府规定,举人、监生、生儒可穿锦绣镶履。而乡绅、长者多穿 镶边的云头履,俗称"朝鞋"。然而,明代穿用最普遍的当属长筒 皮履,它又称为"皮扎翁"。明初,社会上非穿靴的阶层,不论平民 百姓、富商大贾,还是艺技军卒,都喜穿皮扎翁。 8.清代冠服与文化特色。 满族是女真人的后裔,他们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入关以 前,其衣冠之制已具备。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鉴 于形势,初仿古制,设满汉二班服制。后用高压政策和手段,强迫 汉人"剃发易服",即令汉人均弃掉明服,改穿满人马蹄箭袖服。 但激起广大民人拚死反抗,为缓和矛盾,采纳了明遗臣金之俊的 建议,颁令在服饰发型等生活风习上的"十从十不从",即: 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 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倡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 姻不从,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语言文字不从。
从此,在汉人的一些传统礼仪上,如婚丧嫁娶时,女子和未成年 男子都仍用明代服饰,并且沿续很长时间。 清代服饰制度,曾几度变革:除"剃发易服"之外,清代官职 排列上的标志,沿用了明代的纹饰补服;乾隆帝也曾试图引进汉 人传统的冕服,流露出对汉族传统礼服威仪的倾心。虽然乾隆帝 恪遵祖训,最终未能改用冕服之制,但在褒服、朝服上,仍采用了 衮冕服中的十二章纹饰,并将它织绣于服饰中。清末,随着外国 侵略者的东来和西方文化、习尚的渗透,导致了各式军服、西表 的出现和穿着。 从总体上看,清代的服饰,当是在满族服饰基础上,兼收并 蓄汉服的优秀传统后,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衣冠服饰制度。它 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官服与民服区分明显(后期则较为混乱)。 二是清代的官服服饰,集飞禽、走兽、植物、矿物于服装之中,具 有鲜明的民族气息。三是长短措置相配,不论官服、民服,全部如 此。四是在官服服饰的加工、制作、裁剪等方面,工艺力求讲究, 强调色彩鲜明、和谐。清代的官服形制,颇为典型z如朝廷职官服 饰,为头戴顶翎官帽,身着补服长袍,脚登尖头厚底靴,有的外配 一串朝珠。皇亲贵戚的常服和小有身份的士绅大户的服饰多为 小帽、马褂长袍。一般平民百姓的服饰,讲究甚少,以短衫、短袄 加短裤居多数(也有头戴小帽者)。
冠类服饰。 ①顶戴花翎。 顶戴(或作"顶带")花翎是清代官帽的代称,职位的高低均 可从帽上的顶戴花翎辨出,所以又有"一顶官职"之说。顶戴或叫 "顶珠"、"顶子",指的是帽顶上的珠饰,它是用各种不同材料制 成的,以此作为区分其官位不同的品级。珠饰的质地主要分为: 红、蓝宝石,珊瑚、水晶、青金石、砗磲、素金。花翎是指帽上插置 的羽翎,通常用孔雀的翎羽。饰法一般在顶珠之下,设有一至二 个左右的玉石、翡翠或珐琅做的管子一只(也有用玻璃的),供插 羽翎。所插羽翎又有三、双、单眼之分,所谓"眼"是指孔雀翎羽的 尾宽部长出的天然圈点式图纹,被清代官服引用来区分高低贵 贱等级。按照大清礼仪,花翎的眼以三眼为贵,双眼次之,单眼翎 最为低贱。其具体施用情况,据清代《续文献通考·陆心源翎顶补服 考》引据《大清会典》载: 敬案会典,贝子、固伦额驸戴三眼孔雀翎,镇国公、辅国 公、和硕额尉戴双眼孔雀翎,此爵翎也;其职任之戴翎者,领 侍卫内大臣、侍卫、銮仪卫、护军参领、诸王府长史戴一眼。 ……品官功高者,亦得特赐双眼花翎。 另外,清代的翎眼也曾有四眼和五眼者。据传,康熙时有一 太子也欲戴翎冠,于是康熙帝特制了一顶五眼花翎冠赐给他。以 后,因福文襄公(即福康安)立有大功,乾隆帝曾赐给四眼花翎。 这两种冠饰,实乃特殊,是不计官位的。而花翎在实际使用上,初 始阶段有着严格规定:一般汉人外臣,官位再显赫,也不得施用。 但至中后期,有军功者,大都赐戴花翎。道光帝以后,甚至可用金 银捐得戴用,致使此制松弛,有些官民难辨了。 施用顶子花翎的冠帽,叫作礼冠,俗称"大帽子",它按季节 分为冬夏二式:一为冬春(八月至次年三月)时节所戴,谓之暖 帽;一为夏秋(三月至八月)时节所戴,谓之凉帽。二者可随时节 交替作用,但帽上的顶子花翎则依照原来的官级品位不变。
暖帽,圆形,有一向上反折的冠檐,其质多为皮料制成。视气 候变化而定,颜色以黑色为多。所用皮毛种类亦有区别。最初, 以貂鼠皮为贵,次则海獭,再次为狐,其下凡皮是用。由于海獭皮 价格甚贵,亦有用黄狼皮染黑而代之者,名为"骚鼠",时人争相 仿效。康熙年间,江宁等地新制有一种剪绒暖帽,色黑质细,宛如 骚鼠。由于价格低廉,一般学士都乐于戴用。暖帽顶部缀以红色 帽纬,顶端则是不同颜色和质料的顶珠,下插花销。 凉帽可谓是大帽子,形如圆锥,无檐,俗谓喇叭式。初尚扁而 大,后尚高而小,帽以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骨,用白、湖蓝或黄 色罗为表,红纱绸为里。石青片金织成边缘,帽表也缀以红色帽 纬,顶珠花翎形同暖帽。 暖帽和凉帽两种礼冠,又有吉朝服冠和吉服冠之分,其主要 区别在于冠顶制式的不同。据《清史稿·舆服志》记载:朝冠,文 一品为顶楼花金座,中饰东珠一,上衔红宝石。文二品朝冠为顶, 矮花金座,中饰小红宝石一,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顶亦同用镂 花珊瑚。武二品同文二品。文三品朝冠,顶矮花金座,中饰小红 宝石一,上衔蓝宝石z吉服冠顶亦用蓝宝石$武三品同文三品。文 四品朝冠,顶楼花金座,中饰蓝宝石一,上衔青金石。吉服冠顶亦 用青金石。武四品同文四品。文五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 蓝宝石一,上衔水晶石。吉服冠顶亦用水晶石。武五品同文五品。 文六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一,上衔砗磲。吉服冠顶 亦用砗磲。武六品同文六品。文七品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水 晶一,上衔素金。吉服冠顶亦用素金。武七品同文七品。文八品 朝冠,镂花阴文,金顶无饰。吉服冠同朝冠。武八品同文八品。文 九品朝冠,镂花阳文,金顶。吉服冠同朝冠,武九品同文九品。从 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清代官职的高低,从冠上所用顶子的质料也 可一目了然。
小帽。 小帽,是清代十分流行的一种便帽,俗称"瓜皮帽",实际上 就是明代的六合一统帽。其形制和做工与六合一统帽差不多,只 是比明代更为讲究些,帽胎有软硬两种,是用黑缎、纱、红夹里、 马尾、藤丝竹片编织而成。形制又分为平顶和尖顶两种,顶端设 一结子,其质地不一,有用丝吊结的,亦有用珊瑚水晶或玻璃料 珠为结的。结子的大小也各不一,随时尚或使用者本人的审美情 趣而自酌。至清代晚期,又在帽沿的正中缀饰了一个四方形类似 徽章之类的饰物,其质多用白玉,亦有用其他珠宝为饰的,为的 是在众人面前炫耀其富贵。 在清代,不论满人、汉人均可配戴此帽;至清代中期以后多 为贵族或汉族地主、士大夫等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在燕居、会 友、外出时使用,而一般百姓庶民,多在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 仪式上使用。
毡帽。 毡帽始于明代,它原本为北方寒冷地区劳动者和商贩经常 戴用之帽饰,其形制为圆形,自两鬓向后加长,为的是冷时可以 护住双耳,暖时可以向上折起p在帽正面当中设有一折起似舌状 毡头,可能是用作遮挡阳光或护鼻之用。毡帽的所有边缘均用丝 绸类织品包裹,颜色多为黑色,稍有身份的士大夫阶层在家居时 也有戴此帽的。但是在帽子的装饰选材和制作加工工艺上,当然 要比前者讲究得多。 (2)袍服类服饰 袍:袍服在清代的官民服饰系列中,仍被作为主要礼服之一 加以穿戴和使用。但是,清代袍服,无论在它的外在形体上,还是 在其使用功能、礼仪以及加工工艺和装饰上,较之前代,均有其独到之外。 首先,在袍服形体上,清代统治者将明以前的传统袍服,根 据满族人的风俗习尚和审美意识作了改造,使之更独具时代特 色:第一,满族统治者为了长期和时时告诫人们天下是大清满族 人的天下,就要处处强化满族的文化标记,突出满族服饰尚武精 神的特质。将流行了一两千年的宽衣大袖的传统袍服,改做为人 们在穿着、行动、骑射、公务、礼仪等活动中较前代更为合体,袖 筒更为窄瘦、短小的"箭衣"。其具体形制为2袖长过手,紧裹于 臂,腕部尤窄,袖尾在过腕后袖端裁成弧状,形似马蹄,所以又称 "马蹄袖"。平时将马蹄部折于腕上,行礼时将其放下,表示谦恭、 顺服,礼毕复折原位。这种袍服的袖形,在清代上自皇帝、下至百 官群臣(亦包括妇女)不分等级,咸同一式,没有例外。第二个特 点,清代的袍服开衩,且以衩多者为贵。清代,律定品官及士庶只 能在袍的侧缝两处开被$而皇族宗室贵族所着袍服,除了在袍的 左右两侧缝开被外,同时还在袍的前、后摆处开极,以示其身份 其次,由于清代的袍服式样校多,当然在使用上更会有严格 的规定制度。①龙袍是天威和皇权的象征,只有皇帝、皇太子方 可使用。清代的龙袍,吸收了以往前代冕服章纹的图案,共12 章,同时以五彩行云,进一步衬托出皇权的威严。②蟒袍,又名 "花衣",为群臣百官的礼服。其中,辨别官员职位的高下则以蟒 袍的颜色和所绘蟒数的多少而论。如一般皇子蟒袍颜色用金黄, 通绣九条蟒纹:民公(异姓之封爵者)和一至三品官员,穿蓝及石 青类色的九蟒袍,蟒皆做四爪或五爪;四至六品官员亦用蓝和石 青诸色,通绣四爪八蟒袍;七至九品官员则可使用绘四爪五蟒之 袍。③无纹袍,多为庶民百姓或文武官员出行时所用的袍服。其 制为圆领、大襟。大概是为了骑行方便,袍襟下部被裁下一块,所 以又称之为"缺襟袍"或"行袍"。 做工精细、图案独特、装饰华贵是清代袍服的第三个特点。 清代袍服均为有里有表的夹衣形式,而且不论是龙袍或是蟒袍 上的图案,一律要用于工线绣而成,所绣图案针法均匀细腻,色 彩鲜明夺目,富有强烈的立体感。袍服(包括袄褂)衣襟全用丝吊 打结的"扣子"相结,而不像前代多以带帛束之。袍服上的图案, 除了按照等级选用各种精美吉祥图案以示区分外,一些皇亲贵 族还将各色珍珠串缀起来,代替丝线直接构成所需图案,以进一 步显示其身份地位的与众不同。如内蒙古昭乌达盟在一座清代 公主基中出土的一件蟒龙图案的龙袍,其螃龙和其他图案都是 用各色小米粒大小的珍珠串缀而成。可想而知,这样一件袍服在 其加工制作时,其加工的难度、耗费的时间、财物之多,以及穿用 起来的华贵程度,迄今使人望而惊叹。
另外,满族在入关以前原籍居住生活在今吉林长白山地区 一带,但其"龙兴之地",生活环境寒冷,所以有衣皮毛之习俗,皮 袍是真重要的服饰之一。入主中原以后,随着地理和政治生活环 境的改变,衣皮毛之袍的衣着习俗亦为之一变,着此衣的人数大 为减少;只是作为一种祖传的传统衣式而加以保留和沿用下来。 不过,这种传下来的服饰大多为皇家贵族和一些有身份地位的 "红顶"大官们穿用,一般平民百姓则很少穿用。实际上这种传统 的衣着形式,在满族人入主中原以后,其功能己发生了很大变 化。除了有御寒功能以外,最大的应用功能是为了显示其身份地 位的高贵富有,而并不作为正式的典章官服来加以使用。 补服:清代的补服,作为清代的官服,它直接承袭了明代补 子的形式,为前后各有一块方补。其中,只有皇子、亲王、贝勒、贝 子等皇家宗族的补服上,才采用圆形的补子。清代补服的式样, 也和袍服一样具有明显的满族服饰文化特征。具体而论,其式为 衣之长短,介乎于袍褂之间,圆领民袖,袖口处不同于袍服的马 蹄箭袖,而是普遍平直袖口;衣襟采用对襟式样,并以丝帛扣结 相合,补服的下端前后、左右开有四衩。 其补子的图案纹饰内容,亦与明代相差不多,即文官的补 子,采用各种飞禽图案,以示祥和、高洁;而武官的补子,则采用 一种走兽图案,以示威武、勇猛。但是,清代皇子、亲王、郡王、贝 勒、贝子等皇家族人补服上的圆补;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骑马、 民公、侯二伯贵族补服上的方补,图案纹饰例外。不用飞禽走兽的 图案,而是采用各式螃龙图案作为补子的图案纹饰。 据《大清会 典图》描绘,其具体的补子图案和纹饰,分别为: 皇子,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团,间以五彩云 亲玉,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石青色。 郡王,五爪行龙四团,前后两肩各一团。 贝子,回伦额附,五爪行蟒二团,前后各一团。 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骗、民公、侯、伯,五爪正鳞二方,前 后各二立即百的种子上,其真体因集与州分别是2 文官:一品:仙鹤 武官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二品:孔雀 三品:孔雀三品:豹 四品:云雁四品:虎 五品:白鹇五品:熊 六品:鹭鸶六品:彪 七品:??七品:犀 八品:鹌鹑八品:犀 九品:练 品:海马 而清代百宫,举凡都御史、副都御史、给事中、监察御史、按 察史、各道道员等官员的补子上都绣獬?。事耕农官,绣彩云捧 日;神乐署文舞生袍用方?,销金葵花;和声署乐生则绣黄鹂。 马褂z马褂是清代服饰中,独具特色的一种服饰。其基本形 制为;短身、圆领、对襟、平袖。由于马褂身短,不履及穿用之人的 双腿,故有便于活动、行走、骑马的特点。始初,它仅流行于军营 的兵士之中,并且只有少数富贵之人才穿服它。但至乾隆年问 时,因远征金川得胜而归的朝臣傅恒常穿此式服装,取新名为 "得胜褂",故人们取其吉顺之意,纷纷仿效。很快马褂的穿服者 遍及全国,且不分男女庶士,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时装。随着马 褂在清代社会各个阶层的普及、应用,它们的基本形制也随之有 了变化和发展。接着又出现了大襟式马褂、缺襟式马褂;袖子又 做有长袖、短袖、宽袖、窄袖等式样。同时,马褂在使用上也不仅 仅局限于出行骑马时穿用,日常家居,会客见友也俱用此服。一 般情况下,大襟马褂多作为便服使用,缺襟马褂则常在出行时使 用。但不管是缺襟式还是大襟式的马褂,在家居或出行时穿用, 它们均不得单独穿用,都要将马褂加在长袍之外,二者一起共同 穿用才合时宜。 虽然马褂这种服饰,可以男女、士庶通服,但与其他服饰一 样,在清代它也有等级之分。它的贵贱分别主要体现在其质料和 颜色上。在众多各式各色的马褂之中,当以黄马褂最为显贵。在 清代,黄色为尊威、权力、地位的象征,所以普通的文武百官是不 得穿服黄马褂的。穿用黄马褂之服者,多为皇帝近身侍卫或立有 功勋的武将、文官官员,且必须由皇帝赐穿黄马褂者,才能穿用。
- 可参考沈从文先生著的《中国服饰史》。
- http://hurray.vip3.8826.cn/desworks/sort.asp?zhuid=1
去那里找吧~~~
-
古代各个官员穿的衣服都是什么颜色
- 1. 唐朝官员服饰按照品级区分,三品以上穿紫色,四品穿深绯色,五品穿浅绯色,六品穿深绿色,七品穿浅绿色,八品穿深青色,九品穿浅青色。2. 唐朝官员服饰的花饰也按照品级区分。三品以上绣独科花,一品为径五寸,二品为径二寸;四至七品绣小朵花,径一寸;八至九品无绣纹。3. 庶人只能穿白布衣服。
-
宋朝官吏怎么从官服上区分出品级
- 在中国古代,官吏的公服是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不同的品级对应不同的服饰颜色。1. 七品以上的官员穿着绿色公服。2. 九品以上的官员穿着青色公服。3. 三品以上的官员则穿着紫色公服。4. 五品以上的官员穿着朱色(即绯色)公服。5. 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服饰制度有所调整,四品以上官员穿紫色,六...
-
古代朝服衣冠等级
- 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饰、内臣服饰,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样制、等级、穿着礼仪真可谓繁缛。一般男子服饰,以袍衫为主,形制多样,儒生文士则以襕衫、直裰为常衣。妇女服饰主要有袍衫、袄、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清代官服以顶戴花翎显示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官服中的礼冠名目...
-
古代朝服颜色跟官位
- 1. 官服颜色与官位的历史可追溯至唐朝,当时三品以上官员穿紫袍并佩戴金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袍配银鱼袋,六品以下则穿绿袍无鱼袋。官吏若职务高而品级低,则维持原品服色。例如,任宰相而未达三品者,官衔中会加“赐紫金鱼袋”字样;州的长官刺史,不论品级,都穿排袍。2. 清代以前的官服颜色制度在...
-
唐朝服饰: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 1. 唐代官吏的常服主要包括幞头袍衫,幞头起源于汉魏时期的幅巾,后发展成一种独特首服。2. 在唐代,幞头内加入了固定的饰物,即“巾子”,其形状随时代变迁而有所不同。3. 幞头的两脚也经历了变化,至晚唐五代,从软脚变为左右各一的硬脚。4. 官吏的袍衫通常是圆领窄袖,颜色区分官阶,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