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地方特色的服饰,民居,或工艺品?
谁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地方特色的服饰,民居,或工艺品?
我来答
谁知道哪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地方特色的服饰,民居,或工艺品?
- 白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四省是现代白族世居地。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白族人口1,861,895人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7%,其中云南有1,505,644人,占白族人口的80.87%;贵州有187,362人,占10.06%;湖南有125,597人,占6.75%;湖北有7,173人,占0.39%。除世居地外,因工作、婚姻迁徙,各个省市区及现役军人中均有白族人口分布。白族自称“白和”(白语:Baipho,白族)、“白子”(剑川Baipzix,大理Baipzi,白族男人)、“白尼”(剑川Baipyvnx,大理Baipnivx,白族女人),或者说白语的人(剑川Baipngvpzix ho/p�0�7�0�4�0�0�0�2 �0�7v�0�4�0�7�0�0�0�2 �0�1�0�2�0�1 xo�0�4�0�0/,大理Baipngvzzi ho),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历史上是大理国人的后裔。隋朝时为爨族的一部分。史书上称为“僰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历史上白族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民族。唐宋元时期云南历史上一度曾经出现过“白族化”过程 族源与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白族可能已经有青铜文化。关于白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土著说 认为白族自古以来就是本土产生的土著民族。论据在于民族语言部分特征、民间故事比较、历史出土文物和其他史诗。2008年云南剑川海门口发掘出迄今3000多年前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白族地区很早就有人类居住,并产生出当时属于云南最早的的青铜器文明。外来说 认为白族人是早期入滇汉人土著化形成的族群。论据包括:白语中汉语成分多于藏缅语成分,很多白族人声称祖上是流落发配到云南的汉人。经典的说法是祖先是从南京应天府柳树湾迁徙来的。传说中庄
-
壮族的民居特色,服饰,风俗习惯,节日
- 1、民居特色 壮族拥有独特的民居建筑风格,传统住宅为竹楼,这种建筑以竹子为主要材料,结构轻盈,通风散热,适应了壮族地区多雨潮湿的气候环境。楼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居住,下层用于存放物品或养家禽。此外,壮族的民居还常常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2、服饰 壮族的服饰...
-
中国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是什麼??
- 3、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节日来临,傣族人民会采集鲜花和树叶,前往佛寺浴佛。节日当天,傣族男女扒陵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携带清水,开始互相泼水,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健康的水花在空中飞溅。青年们手中的水珠也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水,欢声笑语,泼水节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有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
- 东北地区锡伯族着当地汉族服装。 瑶族 女子服装注重绣花、蜡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长裤、短百褶裙,打裹腿,采用多种样式的头巾、帽及银饰。男子穿对襟无领短衫、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一带沿用白色裤,裤脚绣花;广西连南一带缠红布包头,插雉尾。多用青、蓝土布。 彝族 大小凉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
-
中国民族有哪些民风民俗
- 吃信节,是贵州省合江县包寨一带苗族人民的节日,历时四天,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信”(戊)日(根据干支纪年计算)。届时,远嫁他乡的苗家姑娘,极尽梳妆打扮,穿着如花似锦的衣裙,佩戴琳挪满目的银饰物,满“载”节日礼品,跋山涉水回家探望父母乡亲。节日期间,全寨欢腾,鼓乐齐鸣,吹起芦笙,翩翩起舞,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
-
山西节日习俗,或者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的作文。
-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区,乞巧节的民间风俗也颇为盛行。在山西晋南一带,是中国历史上的古河东地区。往往在七夕这天,习惯用油面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与织女,为之乞巧。现在民间,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纪念。还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妇于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针线包随带、烧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