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社会性和民俗性
汉服的社会性和民俗性
-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断裂的危险,这给民族认同带来了巨大冲击,原有的认同基础已无法完全有效.现代民俗艺术因其民俗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凭其传承性、社会性和象征性而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各自单独作为认同基础时的缺陷.在民族认同的视阈下,正视和解决现代民俗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尤其是整合城市民俗和农村民俗共同的民族精神资源,无论是对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塑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
联系实际试述中国服饰民俗的特征
- 首先,地域性是服饰民俗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直接影响着当地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往往厚重保暖;而生活在热带雨林的民族,则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这种地域性特征不仅体现在服饰材料的选择上,还表现在款式和色彩的搭配上。其次,文化属性...
-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汉服?
- 各个朝代的汉服都有它们的独特之美,无论你喜欢什么风格,你都可以从汉服大家族之中找到与你风格相吻合的服装。原因三:新媒体发展推动汉服文化传播 直到2010年前,汉服还只是小众人的审美,我们所说的穿汉服也不过是汉服圈子中的一种文化活动。汉服真正开始流行是随着新媒体的推动而开始的。对于我们普通...
-
怎么从民俗视角看汉服
- 民俗,民之俗也。民俗服装看似平庸世俗,却是民族文化的最真挚表达。立足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建构,也正是汉服运动的发展方向所在。可以从这几个角度看待:一是服装的物理实用性都得到特别的强调。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曾反复强调的:“今日民众所需要的衣服之完全作用,必须能护体、能美观又能方便,不碍于...
-
“汉服”的定义及特点?
- 1. 汉服的定义 汉服,亦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指汉族在历史上的传统服饰。这一称谓源于黄帝时代至明末清初,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核心,自然演变成了具有汉族特色的服饰体系。它不仅体现了汉族的染织绣等精湛工艺和美学,还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 ...
-
汉族民风民俗有那些?
- 1、婚姻: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见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家长制,妇女地位提高,与男子享有平等权利。以注重礼仪,尊长爱幼为美德。2、丧葬 丧葬过去通行土葬,现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农村也逐渐推行火葬。3、饮食 饮食以米、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