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我来答
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 上周末,小堂作死想感受一下冬骑环岛路的酸爽。于是我穿上了抓绒,外加一件冲锋衣,满怀信心的出门了,结果还是抵不住厦门的簌簌寒风。我一个大男人独自在冷风中冻得双腿打摆、鼻涕横流,实在丢人得很
我们常说北方人过冬靠暖气,南方人过冬靠一身正气,那我想问一问,古人既没有抓绒衣也没羽绒服,他们究竟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花椒涂墙
在没有统一供暖系统的古代,普通老百姓用火炕、火墙取暖,可帝王的做法却很特别:用花椒涂墙。
汉代的皇宫设有温室殿,用花椒捣成的泥涂在四周墙壁保温,再挂上锦绣壁毯、羽毛幔帐,铺上豪华西域毛毯,这就是“椒房殿”。后来,“椒房”还演变为皇后的代称,成为后宫女权的象征。
棉被不够,纸来凑。在唐宋时期,人们会用楮皮纸做衣服,称为“纸裘”。它不但御寒、耐穿,而且价格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首选之物。
除了纸衣,还有“纸被”、“纸帐”。陆游的好友朱熹曾在过冬时以纸被相赠,为此他作诗感谢道: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而纸帐,则是文人雅士喜欢的床具,印着梅花,所以又叫“梅帐”,既御寒,又风雅。
麻衣麻裤
据考究,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后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中原大地除栽种粟、麦、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所以丝麻成为纺织品的主要原料,麻可以制作麻绳之类,丝絮是制作被褥、冬服等的原料。
(粗麻衣)
裘皮大衣
纸衣之类虽然也有贵贱之分,但是总是比不上真正的裘皮衣服来得富贵。尽管使用兽皮作为保暖衣物的选择非常原始,并且加工技术也早已成熟,但是由于中国一直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所以皮草的衣服并不广泛流行。加上皮草往往是从北方的游牧民族进贡而来,所以量少而价高。
明代时期,皮草就几乎不被当做保暖品,而是一种装点用的奢侈品。即便在僭越成风的明代,貂皮这样逾越身份的服饰都基本不需要朝廷下令禁止,因为实在是罕有、能买得起的人身份一般不低。
由于皮草难得,所以它更成为了贿赂权臣的硬通货,被这些官员铺在了地上、垫在屁股下作为炫耀。明末努尔哈赤起兵之后,皮草的数量就更加少了。真正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普通百姓,还是会选择更为经济实惠的羊裘,或者随便用什么填出来的厚袄子。
这种情况到了清代得到了改善,一来是统治阶层本身就是有穿着裘皮御寒的习惯,二来皮草的货源稳定了。所以我们看《红楼梦》里各种裘皮衣服的出场就很多。但是当时穿裘皮衣服的习惯是将毛朝里穿、面子上使用丝绸类面料,只在衣服的边缘露出一点皮毛的边儿,既增添了美观,又显得低调。
既然有了这种设计,大家就多了一份心思,将好一些的毛留在边缘处,也有特地拼上好皮毛的。这些露出来的毛就被成为“出锋”或“出风”,“出风头”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受冻的人往往也受贫,所以每逢寒冬政府就需要出面救济,发放粮食或衣物。前面提到的纸衣,就曾是政府发放的物资。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保暖的事儿,对于古人来说可能就是存亡大事了。
在冬季,物资的匮乏会更加显露出来,白居易的《卖炭翁》里写:“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便是这种矛盾的体现,寒冬危及生存,但是为了生存却祈愿天更冷一点。别忘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是死在了冬季。
暖暖地活着多好啊!然而小堂在南方并没有暖气??
文章为【绍隆堂】原创作品
公众号:绍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