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专题
- 消费者警惕反季羽绒服销售低价“陷阱”
- 冬去夏来,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又到了羽绒服反季促销的旺季,市场上很多羽绒服打出了超低价格吸引市民前来选购。对此,工商部门特别提醒,处于反季消费“围城”中的消费者要提高警惕,...
- 标签: 羽绒服销售 消费者 警惕 反季 低价陷阱 阅读:909次 发表于:2010-06-23
- 警惕和警觉有什么不同
- 一、含义不同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敌人的破坏活动。提高~。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敏锐地感觉到。二、出处不同 警惕: 峻青 《海啸》第二章十九:“他警惕着意外事情的发生,做着最坏的准备。”警觉: 《在中国 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因为...
- 警惕和警觉的区别是什么?
- 一、含义区别 1. 警觉:指的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或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2. 警惕:指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醒的状态。二、出处差异 1. 警觉:该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真德秀的《跋杨和父印施普门品》中,“一念警觉,船到彼岸。”其意指一念之间觉醒,便能脱离苦海...
- 警惕和警觉有什么不同?
- 1. 警觉:指的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或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2. 警惕:指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醒的状态。二、出处差异 1. 警觉:出自宋代真德秀的《跋杨和父印施普门品》:“一念警觉,船到彼岸。”其意指一念之间觉醒,就能脱离苦海,达到理想的境界。2. 警惕...
- 警惕和警觉有什么不同?
- 一、表达意思不同 1、警觉: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事变有敏锐的感觉。2、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警觉。二、出处不同 1、警觉:宋代真德秀《跋杨和父印施普门品》,“一念警觉,船到彼岸。”翻译:一念之间觉醒过来就可以逃离苦海,到达彼岸。2、警惕:峻青《海啸》第二章十九,“...
- 警觉和警惕有什么区别
- 一、含义区别 1、警觉:指的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变化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2、警惕:指的是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错误倾向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警觉。二、出处差异 1、警觉:出自宋代真德秀的《跋杨和父印施普门品》:“一念警觉,船到彼岸。”其中“一念警觉”意味着在一念之间觉醒,就能脱离苦海,达到理想的...
- 警惕造句大全108句
- 1、敌人是狡猾的,我们要提高警惕。2、保密工作在身边,时时警惕是关键。3、大敌当前,凡事我们都要提高警惕。4、她发觉身后有人跟踪,便警惕起来。5、沾沾自喜事故来,时时警惕安全在。6、灾难来时要刚强,幸福来时要警惕。7、他时时警惕自己,别再犯同样的错误。8、明智的人对微小的事情也能保持警惕。9、坐汽车...
- 警惕与警觉的区别
- 警惕和警觉在含义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1、含义不同:警惕是指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或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强调在极短促、极紧迫的时间内留意周围一切事物的意味;而警觉则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错误倾向保持敏锐的感觉,并含有保持戒心,在较长时间内注意的意味。2、侧重点不同:警惕更侧重于在具体...
- 警惕与警觉的区别
- 定义和侧重点、对象和范围、基础和来源等区别。1、定义和侧重点:警惕强调对潜在危险或威胁高度警觉和警惕。警觉侧重对周围环境敏感和觉察。2、对象和范围:警惕针对出现风险、危险或不良保持警觉。警觉针对周围事物、变化或异常敏锐感知和观察。3、基础和来源:警惕基于对过去经验或预测分析,对风险因素认识。
警惕搜索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