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饰标签 » 服饰标签大全 » 金代服饰文物相关问答

金代服饰文物问答

百字令:大同市博物馆展品撷珍:罗地丝绣云鹤纹氅衣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而氅衣,作为其中的华章,不仅承载了时代的变迁,更是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大同市博物馆,一件金代罗地丝绣云鹤纹氅衣静静地诉说着其独特的故事。这件文物,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邃的寓意,让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的艺术与信仰交织...
金代齐国王墓遗址考古价值
在最近的考古发现中,金代齐国王墓遗址揭示了丰富的丝织物宝藏,这些文物为我们提供了对宋、金时期织物制作的独特洞察。墓中出土的丝织物包括男女服饰,种类繁多,计有30余件,如袍、衫、裙、腰带、鞋、袜以及冠帽等,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丰富服饰文化。这些丝织物的原料多样,如绢、绸、罗、锦、绫和纱...
金代服饰是什么样的?
金代服饰,基本上保持了女真族的形制。金代盛行火葬,遗存实物不多。参考文献资料的记载,金、辽服饰有相似之处,但发式大不相同,男女皆以辫发为尚,男辫发垂肩,女辫发盘髻。金代地处北方,天气寒冷,故服装多用皮制,以挡风雪的侵袭。
金代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1. 金代服饰沿袭了女真族的传统风格,男性常头裹皂罗巾,身穿盘领衣,腰系吐骼带,脚着乌皮靴。2. 在材料选择上,金代服饰多采用皮毛等天然材料,以适应寒冷环境,抵御风雪。3. 女性服饰则主要继承了辽代的服饰制度。年轻女性常穿直领、左衽的黑色、紫色或绀色团衫,下搭黑紫色檐裙,裙上绣有精美...
金代齐国王墓遗址特点
墓中出土的丝织品服饰更是金代服饰研究的重要发现。包括男女服饰在内,总计有30余件,类别涵盖绵、夹、单等多种材质,如袍、衫、裙、腰带、鞋、袜以及各种冠帽等,品种丰富。其中,金丝织品上的团龙卷草纹,展示了金代织造技艺的高超水平,为研究当时服饰文化提供了生动的实物例证。
金代女子服饰是什么样的?
1. 金代女子的日常服饰展现了丰富的色彩和精细的工艺。年轻女性通常穿着紫色、黑色或绀色的袍衫,这些衣袍的特征是直领和左衽设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趣味。2. 在下装的选择上,她们会穿着黑色的檐裙,这些裙子往往绣有整枝的花纹,增添了服饰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气息。3. 腰间系以红黄色的带子,既作为...
简述一下中国的服饰发展历史。
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
各个朝代的代表物品
1. 服饰:在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懂得缝衣。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存中曾发现骨针。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同地区和族别的人们中间,服饰款式已各不相同。例如,大地湾文化中有剪短的披发,马家窑文化中有后垂的编发,大汶口文化中有用猪獠牙制成的发箍,龙山文化中则用骨笄束发。2. 商西周:商与西周...
《国家宝藏》第二季:李白草书等27件亮相国宝揭晓
1。侯马董氏金墓戏俑 金代戏曲文物。1959年出土。墓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据墓葬买地券砖文字记载,为金大安二年(1210)董坚墓。墓为砖砌仿木构建筑。墓室后壁上部,有砖制舞台一座。舞台上排列着5个彩绘砖俑,均作表演状,面部有化妆。 2。侯马盟书 1965~1966年山西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了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称为...
裙撑追溯
当提及裙撑,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十八、十九世纪西方社会的贵妇。然而,根据历史文献《大金国志》的记载,早在金代,女真族的妇女就已经运用智慧,她们采用铁丝制成圆形框架,外面包裹绣有精美图案的布料,再用单裙覆盖,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裙撑。在山西平遥县的双林寺中,元代的泥塑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