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际动态 » 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时代 热议国际品牌收购

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时代 热议国际品牌收购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0-07-22 潮流指数:891 发布人:品牌服饰

        一股收购风刮遍中国产经界。中国服装业也当仁不让,一起“皮尔•卡丹”收购案更是赚足了眼球 

  “皮尔•卡丹以3700万欧元的价格卖给中国人。”这条已经不具爆炸性的新闻给扑朔迷离的收购案划上了句号。

  业内叫好者有之, “像皮尔•卡丹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正是我国企业所缺少的。因此直接购买许可、拿来使用是一个捷径。”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吴大洋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今的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时代。”吴大洋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服装卖的就是品牌。要做强一个像皮尔•卡丹这样的品牌,与其长期艰苦创造,不如直接购买品牌许可来得快。

  不过,这一模式也被认为具有较高风险。深圳艺之卉时尚集团董事长周胜觉得,品牌需要一定时间去沉淀,他并不看好中国企业去收购国际品牌的模式。周胜认为,高额的收购未必可以实现其经济价值,收购皮尔•卡丹不一定能迅速占有中国市场,收购外来品牌不如自创品牌的根底扎实,蕴涵中国文化的本土服装品牌不仅容易抓住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而且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中国服装品牌也将被越来越多的国外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品牌研究所所长段淳林则认为,很难判断收购国际品牌和本土自创品牌两者中谁利谁弊,市场需求是多元化的,关键还是企业本身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 

  大风起于青萍末

  其实,收购不是近一两年才开始的。2007年,雅戈尔的一场亿元收购,就曾在业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2007年11月6日,公司与美国Kellwood Company及其全资子公司Kellwood Asia Limited签订三方《股权购买协议》,收购KWD ASIA持有的Smart100%股权和KWD持有的Xin Ma100%股权,总计出资额1.2亿美元。

  公司表示,本次海外投资金额1.2亿美元,投资方式为现金。其中出资约7000万美元收购Smart100%股权,出资约5000万美元收购Xin Ma 100%股权。收购后,雅戈尔将拥有标的公司的全部股权。KWD表示,标的公司净资产不低于1.2亿美元。

  公告称,KWD是美国的一家主要服装企业,2006年销售额近20亿美元,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以满足顾客需求和超越顾客期望为目标,专注于从事品牌服装设计和推广,并通过各种渠道营销符合特定需求的服装产品。KWD ASIA是KWD在亚洲的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投资管理其旗下各子公司。该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主要分布在香港、斯里兰卡、菲律宾以及中国内地。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和出口衬衫、T恤和裤子等服装。

  雅戈尔认为,本次收购可以带动公司现有产业的发展,促进公司衬衫、色织布业务的快速增长,对日后雅戈尔加快国际化进程将起到重要作用。

  雅戈尔同时期望,通过本次收购提高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为其国际化进程奠定基础。  

  借船出海未尝不可

  收购品牌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欧洲品牌纷纷倒闭,中国企业前往收购的时机是否成熟?

  首先,真正的国际大牌不会给中国,阿玛尼这样的品牌是绝对不会被中国人收购走的,这是对中国服装未来发展的一个挑战。其次,上海中服收购皮尔•卡丹不算什么大事,皮尔•卡丹已经是外强中干,品牌价值和附加值都非常衰弱,已经成为腐朽、衰老的象征。最后,温州和泉州民企去收购国外品牌,他们收购的什么品牌?收购的是国外三、四流牌子,甚至是很一般的设计师品牌,在国外都无法销售的牌子。面对以上三方面,我们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去国外收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要收购国外品牌,应该至少基于以下三种考虑:获得欧洲国际品牌的知名度和文化背景;获得国外品牌研发团队的支持;获得国外的市场渠道和网络。

  多项收购正在进行中

  继安踏砸3亿元收购全球运动品牌“老三”FILA之后,九牧王、特步等泉州多家名企,“跟风”似的表示要烧钱到海外收购“名牌”。 

  “其实这些企业购买海外品牌,还是意在争夺国内市场。”有业者分析,中国服装行业渴望从OEM转变为ODM,拥有海外品牌,渴望进一步争夺国内高端市场份额。 

  历来习惯相互模仿学习的泉州企业正掀起一股“傍大款”的热潮。 

  “收购是公司的一个策略,有望在2010年前收购一家国外品牌。”日前特步总裁丁水波透露,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曾帮助特步上市的国际知名风投凯雷正为特步引介潜在的收购机会。 

  特步副总叶齐也向记者证实,目前谈判已经进入到一定阶段,目标是国际二线品牌,意在为特步扩宽国际视野和国际品牌管理经验。他透露说,以时尚运动服见长的特步,此次拟收购的国外品牌也属于运动服装,若该品牌收购谈成,将有利于特步吸取国际时尚元素。 

  目前的收购风也早已经不是生产型企业的特权了。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多位国内一线明星将成为名牌连锁折扣店经营商上海富客斯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富客斯预计将在今年年底赴香港上市。

  富客斯总裁陆强表示,该公司的第二轮8000万美元融资业已启动,“三年内,我们将开到30家;收购PRADA已经进入我们的日程表。”

  据陆强介绍,在富客斯接下来的发展中,也会设加盟形式,但公司会在加盟店中占有一定的股份,并不是单纯的品牌输出。

  别让收购变成饮鸩止渴

  一位从事服装出口十多年的企业家,谈到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民企收购法国名牌皮尔•卡丹”事件时说:“如果我是企业老板,肯定不花这笔钱去买洋品牌。我宁可从头打造一个新品牌。” 

  何以有这样的结论?他分析,“皮尔•卡丹在欧洲不能算是一个大品牌,现在是信息发达的时代,任何一个国人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哪些品牌是真正的欧洲名牌。” 

  此外,从企业运营的角度而言,这位朋友觉得一个管理科学的企业,必须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这就要计算品牌的性价比。尽管皮尔•卡丹在国内的二、三线市场还有渠道优势,但“花出去的钱,能不能赚回来”很值得怀疑。 

  虽是寥寥数语,无意之间却戳中了“中国纺织品服装企业急于出海”的痛处:在金融危机中沦落至“卖身”境地的海外品牌,多半已不是金字招牌。就算中国企业独具慧眼,看到收购的价值,可是怎么收购也是个费思量的难题。 

  如果企业只收购海外品牌在中国的经营权,那就像是“抱养别人家的孩子,付出再多也买不来血缘关系”;如果把设计、产销等环节全盘接收,原本精于制造的中国企业不得不在繁杂的企业管理方面“大补课”,成效如何就更难评估了。 

  也正因为如此,如果买“皮尔•卡丹”,就需要给它一个未来,而不仅仅是利用它的昨天。

  那么在当下,除了收购,还有没有别的出路?来源:服装界作者:王玉宝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