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武昌召开,大会共授予291项科技奖,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纺织学科带头人徐卫林教授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当他穿着一套深蓝色西装,站在主席台中央,从省委书记罗清泉手中接下获奖证书和100万奖金时,全场掌声一片。
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代表省委、省政府在大会上讲话,省委常委张昌尔,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潘立刚等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宪生主持大会,副省长郭生练宣读《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徐卫林教授今年41岁,他主持研发的能解决羽绒服臃肿等问题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也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该技术应用于山东如意集团后,为企业新增产值25.6亿元,目前已在湖北、江苏等地推广应用。
他研制的布料做西服一套值10多万
穿着一套深蓝色西装,站在聚光灯下的徐卫林格外精神。这套西装就是应用他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布料而加工的,面对媒体,他高兴地说:“你摸摸看,相对传统的西装,更加轻便,这类西装出口到国外,价格已达10多万元一套。”
徐卫林还表示将把100万奖金全部作为奖学金。
占领纤维科学高地
冬天穿羽绒服很暖和,但很多人嫌它太臃肿。“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就能解决这个烦恼,该项目可以直接将羽绒纤维织成轻滑的高档面料,既保暖又美观。还解决了毛、麻等粗纤维如何纺细纱等难题。正是凭借这一技术,徐卫林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也成为湖北科技最高奖获得者。
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颇受关注,美国纤维学会将2009年纤维科学杰出成就奖授予徐卫林,这是中国大陆学者第一次获得该奖项。意大利人一直在纺纱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得知中国这一技术后,纷纷表示不可思议。“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中国也能在这一技术上占据高地。”徐卫林说。
以前并不喜欢纺织
很少有人知道,徐卫林这样一个为自主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前并不喜欢纺织。“我刚接触时并不喜欢纺织,认为这是女人做的,但之后发现其科学性,由讨厌到喜欢,然后深入研究。”
但自从从事纺织研究后,一些工作人员发现,徐卫林的办公地点从办公室、实验室一直到车上,每一分钟都很珍贵。忙碌中的徐卫林很难顾及到家庭,谈起家人,他认为自己亏欠很多:“孩子比较小,爱人有时也会有怨言,总的来说还是很支持。”
以后可以用衣服充电
许多人眼中,纺织产业是夕阳产业,科技含量低。但徐卫林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纺织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中国更具重要性,其实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他认为每个学科要用新兴技术来改造和提升本学科,升级改造并渗透到其他领域。
以前中国纺织技术需要12毫米以上材料才可以纺纱,许多布头、落纱浪费了,但“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却可解决这一问题。
徐卫林并未停下他的脚步,正在追求新的高峰。他正在带领他的团队着力解决纺织行业的一些核心技术问题。纺织应用于交叉学科也是他目前研究的重要领域,他说:“我们正在用纺织来实现一些交叉学科,做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人造皮肤、血管、手术缝合线、防护服,将纺织科技领域引向高难度。”
徐卫林为笔者描绘了一个蓝图:如果我的研究成功,将来你走在路上,可以用衣服充电。来源:中国纺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