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东莞的故事并不逊色于《世界是平的》一书里对全球化的任何描述——有人做过统计,光是电脑资讯产品,东莞在世界市场占有额超过10%的就有10多种,电脑整机配套率达到95%以上。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5%,电脑键盘、电脑主板和电子元件则分别占16%、15%、12%……
在羊毛衫名镇大朗,副镇长覃春告诉记者,大朗镇年产毛衣超过12亿件(套),也就是说,全球60亿人口,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拥有1件大朗毛衣。
然而,主管外贸的东莞市副市长江凌却近乎刻薄地将东莞的产业模式称为“简单的加工制造”,“本质上就是不出国门的劳务输出”。
在传统的“东莞模式”中,企业总部在港台,市场在海外,产品的开发设计,核心的工艺,财务的运作,品牌的营销,接单订单都不在东莞,东莞就是一个车间。
“全球车间”带来的荣耀,是人们经常引用的那句话:“东莞塞车,全球缺货”。但在危机年代,这句话给东莞展示了另一面,当全球“货太多”,“打个嗝”,东莞车间马上面临“死火”的威胁。
年初,媒体刮起的一阵“东莞工厂倒闭潮”,就一度令全世界风声鹤唳。
“东莞过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太单一了。”江凌对加工贸易型经济感受良深,他对记者说,“如果说从做鞋到做电脑,都不是自主创新,品牌不是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是自己的,看起来是好多不同的产业,其实还是单一的。”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