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内新闻 » 中国刺绣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刺绣文化发展历程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1-12-03 潮流指数:1118 发布人:品牌服饰

  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经命令丞相赵达的妹妹赵夫人手绣《列国图》,在方帛上绣出五岳、河海、城邑、行阵等图案,成就了古代“绣万国于一锦”的传说。

  刺绣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其实比很多古老的传说还要老,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四五千年前,随着养蚕、缫丝业的发展兴盛,心灵手巧的女工们不再满足于织物本身的质地与纹理,她们开始用各色彩线在织物上绣出女儿家的“心境”,古代的刺绣工艺由此兴起。到明清时,因为长久的太平盛世与文人传统的兴盛而逐渐使刺绣工艺在技艺和审美上达到巅峰。17世纪,浓郁而精美的东方风格丝织刺绣产品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立刻成为那些富贾豪门以及皇室贵族的心头之好。

  然而,历史是一个轮回。当欧洲人发明了绣花机,并传入到中国后,一个绣娘原本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绣品,这种机器却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够完成,它的出现迅速迎合了众多追求快时尚年轻人的心。在利益至上的商人们的追捧下,传统手绣的生存空间被现代机器绣品挤得越来越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由此开始了强烈的碰撞。

  前世:它风行东西方

  皇帝绣龙,皇后绣凤,文官绣鹤,武官绣虎,在古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其富贵和地位尊卑,常常按照森严的等级将服饰色泽、用料、刺绣图案做了严格细致的划分,让鸟兽、山川等各种不同的符号最终成为文、武官衔划分的明显标志。而那些绣娘们,也凭着自己技艺的高低,有不同的称谓,一般初级绣娘被称为绣妹,中级绣娘俗称绣女,而高级绣娘则称为凤娘、凤姐。只有那些入行十年以上,且在某一流派中有精品传世的绣娘,才能问鼎凤娘。

  中国刺绣的极品当然都有着绣娘们的耐心与功力。不论哪个朝代,为古代皇家或者贵族官员所定制的宫廷龙凤袍子与文武官员的礼服,绣作时间大多超过一年或者更多。

  不同朝代的刺绣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传世及出土的唐代刺绣,都与宗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有不少唐绣佛像,如大英博物馆收藏有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绣帐《灵鹫山释迦说经图》,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的《释迦说法图》等。

  宋代的朝廷一直奖励和提倡刺绣,制定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推动刺绣的发展。实际上也迎合了很多喜爱书画甚至附庸风雅的士大夫的趣味。明代,苏州的丝织业日趋发达,苏州城东成为苏州丝织业的中心。与此同时,刺绣也随之兴起,民间家家养蚕,户户刺绣。豪门贵族的小姐也“畴女红”,以此消磨时日,陶冶性情。

  清代刺绣多为宫廷御用的绣品,设计没有前代恣肆巧思,而江南织造管辖的三个织绣作坊却成就了极为工整精美的绣品。民间刺绣的活泼力量滋生于宫廷之外,自古代逐渐发展成熟的地方绣种有鲁绣、粤绣、湘绣、京绣、苏绣、蜀绣等,苏、蜀、粤、湘四种地方绣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四大名绣”,其中苏绣最负盛名。享有盛名的刺绣大家相继而出,如丁佩、沈寿等。余觉之妻沈云芝绣技精湛,30岁时为慈禧太后70寿辰绣“八仙庆寿”的8帧作品祝寿,获赐赠“福”“寿”两字,便是后人熟知的绣家沈寿。

  刺绣在东方形成体系后,通过贸易传到了西方,并一度风行于欧洲皇室贵族的上流社交圈中。欧洲人对于刺绣产品的痴迷也引导了欧洲刺绣工艺的发展,一是可以抵制中国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入,二是刺绣产品市场高端,能够带给商人们极大的利润。中国刺绣对于欧洲刺绣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17世纪初,法国宫廷刺绣匠师瓦尔利特等人专门创建了刺绣协会,向宫廷绣师提供具有东方风格的刺绣图案和纹样。上流社会的妇女把掌握刺绣工艺当作她们的必修课之一,认为这才是有教养的表现。而到了17世纪末期,中国刺绣的绷圈传入了欧洲,法国普通的家庭主妇也可以利用这种简单易掌握的技术为自己的家庭制作枕套、靠垫、台布……中国刺绣从精神审美到实用技术,全面地征服了欧洲上层与下层社会。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东方刺绣的狂热爱好者,他甚至还亲手为女儿挑选美丽图案。而路易十五的宠姬旁帕多夫人更擅长于用绷圈绣制丝绸工艺品,其作品成为宫廷贵族竞相模仿的艺术品。

  欧洲刺绣与东方刺绣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人善于用各路针法逼真地表现花鸟、人物和风景,主要绣材是丝线。而欧洲人则偏重研究各种刺绣材料,珍珠、磨细的贝壳、宝石甚至金链子,线也不拘泥于丝线,亚麻、棉线、毛线都是常见的绣材。

  今生:它在高价与低市中摇摆

  时至今日,无法仿冒的刺绣早已经成为收藏家们狂热追捧的对象,尤以明清两朝的产品最为令人瞩目。

  手工绣作具有明显的高下之分,色彩、做工、构思等都成为评判一幅绣作最基本的要素,好的绣作有粗细分明的针法,那些密密麻麻的线头线结被藏匿得无影无踪,而独立优美的神韵更决定了绣品本身最灵魂的部分。由此,一件刺绣品的价值有它自己所对应的硬性标准:稀缺性、保存状态、美学价值与历史留存的时间。

  在经济动荡的今天,刺绣中的极品依然保留着极强的增值潜力,收藏中国绣品不仅仅是收藏家个人的喜好和兴趣,同样是一种投资的手段。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刺绣织物中的精品在整个世界的市场中,都是以天价出售而依然获得踊跃的青睐。

发表中国刺绣文化发展历程的评论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