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今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或将面临复杂态势。世界经济增长的乏力、主权债务危机、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上涨都将对中国纺织出口有一定影响。
从外部压力看,虽然欧美纺织品服装市场有回暖迹象,但恢复缓慢。在国际市场需求无明显扩大的条件下,中国纺织品出口能取得如此业绩已难能可贵,但同时也应看到,今年全球经济恢复放缓、消费需求增速减慢等因素将抑制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而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增加也将削弱中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甚至还可能会造成部分订单的流失。
现在人民币升值俨然是一把双刃剑。“人民币任何程度的进一步升值都可能会令出口商破产,而这是中国负担不起的”。商务部副部长钟山形象地比喻说,“如果水被加热到99℃,是不会沸腾的;不过如果再继续上升1℃,水就会沸腾了”。这说明了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商面临的脆弱形势。目前整个纺织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在3%~4%,不会超过5%,如果人民币升值超过5个点,将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受到强烈冲击。如果未来棉花的进口配额不进行适当放开的话,那么纺织业在人民币出现升值后可能会发生大量订单流失的情况,平均利润将归零。
从国内因素看,中国纺织业还面临着劳动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在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下,2011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速也将有所放缓。招工难正成为我国服装业发展的头号难题。春节前,棉价坐了一趟“过山车”,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暴跌给了服装业一次沉重的打击,殊不知,整个2010年,制约服装业发展的头号难题是“招工难”,尽管北方的情况好于南方省份,但服装企业工人的流失率也普遍在10%~20%,招工难导致全行业陷入开工率不足,难题待解。2010年全国服装行业由于高度缺工,沿海地区整体开工率仅达到70%,很多大企业也由于用工缺口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将开工率下调至80%,同时加大外包加工比重,开工率50%左右的中小企业比比皆是。在招工难方面,山东虽然好于其他沿海省份,但工人流失率普遍在10%~20%左右。
过去20多年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丰厚储备为中国纺织服装经济增长带来了可观的人口红利。然而,74%的新生代劳工新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等因素表明,“人口红利”对纺织服装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已经逐步减弱。实际上,阻碍“人口红利”发挥积极经济效应的因素固然存在,但目前“民工荒”除了人口年龄变化因素,还有因技能不足等原因导致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
虽然各种不利因素影响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但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创新、技术和品牌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是提升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克服不利因素的重要手段。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