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确有标价,一旦超出供求关系非理性上涨,就属商品飙价。
原料,单纯作为生产资料进行交易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其商品特征溢出期货范畴,正逐渐渗入现货领域。
本来有规律可循的价值链呈现难以梳理的乱象:2010年四季度纺织原料行情全线飘红,肯定有需求因素使然,但一天之内暴涨500元、1000元乃至3000元的疯狂,显然脱离了供求关系基本面。
除了棉花、PTA期货两大商品持资而骄,棉花现货价格非理性冲高,以及由它带动起来的化纤全线产品身价倍增,让纺织上游原料集体铆足大牌“范儿”。
2010年四季度,纺织原料盘面刷新了历史上“破纪录”最频繁的纪录:
在种植面积减少、农产品价格上涨、外围资金介入炒作等作用下,2010年我国棉花价格不仅创造了国内10年间的最高纪录,也突破了国际棉价15年来的峰值。
截至12月31日,ICE期棉3月合约收盘上涨1.97美分至144.81美分/磅,全年累计升幅高达91.50%,创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最高点。
11月上旬,粘胶短纤市场进入白热化状态。11月第一周,富丽达、澳洋等企业的产品报价涨到28000元/吨,较前一周上涨4500元/吨,创历史单周最高涨幅。
12月下旬,国际油价连续跳涨,改写了近27个月来的最高价位,聚酯原料PTA反弹之势强劲。
需求增加诚然是原料涨价的基础。据海关统计数据,2010年1~11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866.2亿美元,同比增长24.2%,较2009年全年增长11.7%。迫于最早发飙的棉花成本,许多服装企业减少成衣中的棉含量,相应增加涤纶、涤棉含量。从棉花价格起落最大的11月来看,当月棉纱产量同比增长6.2%,增速比9月、10月分别回落5.6和1个百分点;化纤及棉混纺纱产量当月增幅22%以上,所占比重提高3.2个百分点。
而原料涨价的最大矛头普遍指向超发的货币。“按下葫芦浮起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认为,这是过多的货币投放到经济领域后炒作资金四处冒泡的结果。数据显示,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银行信贷增长了近11万亿元,2010年前10月我国新增贷款接近7万亿元。大量信贷并没有进入经济实体,而是流入楼市、商品等领域,导致资产泡沫进一步加大。
为了抑制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一系列物价调控新政“组合拳”相继出台,力度从严且手段翻新,一场稳定物价的调控战役就此拉开序幕。“高烧不断”的纺织原料市场明显降温,棉花、涤纶短纤、涤纶长丝等产品价格同时冲高回落。最先冒头的最早被收服。
原料扮演“商品”在经历了一番飙价神游之后,短期内很难彻底复原,但政策退烧针的药效终究还在。回归原料本位,还是冒险续演商品角色?关键就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