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内新闻 » 服装产业:2010年学院派与企业的距离更近

服装产业:2010年学院派与企业的距离更近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1-01-05 潮流指数:1186 发布人:品牌服饰

都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那么在服装产业中,什么样的人才最贵呢?当然是学以致用的。2011年就要来了,想想这10年,学院派在中国服装企业中释放出多少能量?特别是2010年,院校力量究竟为企业输送了多少实用型人才?
  “民办”出手灵活

  当下,新一轮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们的作品设计又在全国各大专业院校中紧锣密鼓地展开了,院校与企业、行业对接的问题又被人们议论开来。大家说来说去都落脚到一点上——中国专业院校的服装教育仍然有未触及之处。不过,2010年民办院校的表现值得褒扬。

  作为民办学院中的一个代表,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从最初租赁校舍,到几年后业内人士用“几个白宫的规模”来形容其宏伟的新校址,它用自己的迅速崛起让人们对民办院校刮目相看,其影响力甚至可以挑战中国知名公办院校。

  9月,江服2011届订单班开班,金苑时装服饰有限公司、浙江龙马制衣有限公司、卡宾服饰公司以及好孩牌主管们坐阵现场。这是江服推介的教学新模式。副校长杨汉东说,开设订单班为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订单班就是培养职业人。比如“劲霸终端零售订单班”直接与企业接口。

 

  今年在一些民办院校里陆续设置了企业界合作处。它的主要任务是设置针对学生的企业培训计划,以及预测就业情况。企业界合作处主任要定期与企业开会,它的工作人员要每个月至少3次至4次和企业代表进行交流。根据大多数学校的规定,学生必须在企业实习一个假期或者整整一年,这一年被称为“职业活动年”。这些在上学期间或者在学习结束后(学校和职业生涯的转换期)进行实习的学生将会收益匪浅,他们在获得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得到未来市场的青睐。

  “时尚”,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现象。与其他的教育科目不同,时尚教育应该是来自对时尚生活的培养,而不是死板的教科书式的灌输。

  为了引导学生为商业价值而不断创新,中赫时尚一直以“设计在设计之外”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基于这样的思考,2010年IDDF金奖典礼特别邀请了文化生活领域里的资深人士作为嘉宾,意在培养学生成为“为生活而设计”的设计师。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很多艺术场所缺乏实践的经验,大多只停留在引导欣赏的层面。北京服装学院的一位教授就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我在巴黎看到,许多市民将业余时间基本放在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剧院中,平民艺术可谓深入人心。它们的时尚教育能不强吗?每过两三天就去参观博物馆早已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北京,虽然798艺术沙龙、后海和三里屯的时尚酒吧等时尚场所现在已经成为服装专业学生培养时尚生活态度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的文化传播途径和覆盖面还是相对较小的。

  “公办”也有妙招

  有专家表示,我们很多学生的创造力不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时尚专业教育大量采用理工科的衡量模式来管理设计教学,所有的课程都要求量化,用一种模式来评价所有人才。而我们有的学校的服装结构课程作业只要求学生上交打版纸,教师也在黑板上罗列出一大堆公式、数据,学生用的课本更是十几年不变。一个学期结束了,有的服装工艺课程只要求学生交一两件成品,学生只学会最基本的领子、袖子等成衣的坯布制作。

  不过,2010年公办院校的出色表现,让持此种言论者刮目相看。也是在9月,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卓越设计师班开班。卓越班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3学年学生在校集中学习工艺技术、艺术创新和市场管理3个模块的服装专业知识,第4学年在服装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校长韦一良对记者说,卓越班的开班,是武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中的一次探索,卓越班具有四个特点:一为应用,二为创新,三为国际化,四为卓越,希望卓越班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卓越人才。

 

  北京服装学院针织班17名学生在《品牌策划与产品开发&专业综合》课程中亲自动手完成了内衣作品的设计、制作,并首次在图书馆大厅进行了主题为“秀色可餐”的汇报展。据介绍,作为实践教学的有益尝试,课程以爱慕“爱美丽”品牌为研究对象,从市场出发,让学生体验了趋势调研、新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印花、样衣缝制、展示陈列的全过程,共历时3个半月,得到了北服“爱慕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持和面料提供,反响不错。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通过工作室集群式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虚拟企业环境,创新专业平台式实践基地。他们积极建立大连工业大学创意产业孵化基地,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其实,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的是生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力求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服装专业高校培养的是专业人才而不是操作工。

 

  “中外合办”自有一套

  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在国内正如火如荼。深入考察了ESMOD北京,发现法式服装设计教学特别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学生入校之前可以没有任何设计功底,也可以不必拥有较深厚的绘画基础。ESMOD北京的法国老师解释道:“这就是我们与中国高校的最大区别。一个人是否有美术基础,对将来做设计师不是一个必要的因素。”服装设计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ESMOD北京的法国校长ZOHRA说,为了适应这样的教学要求,担任该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老师都是具有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曾在多家法国知名时装公司和设计工作室工作过的设计师,并且全部由法国ESMOD本校派遣。

  今年7月,北服-莱佛士国际学院时装营销与管理专业教师RobertAlexandriysky带领学生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的北京姿蔓郎服饰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带队老师说,当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不再是一句时尚的口号,它更是教育行业教育形式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以往学校仅仅把注意力放在以讲述某一系统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第一课堂上,这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需把目光投向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最佳选择。

  还有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进行了一次介于服装艺术设计班和工程班之间的教学实践。服装工程专业属于工科门类,而服装设计专业属于艺术类范畴。这两个班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一个作业,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大家的专业知识得以互补。实践中,设计班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意、形象。理科的同学以更理性的角度从营销、品质、管理等方面入手,与设计班的学生共同模拟、策划了一个品牌,这两个班的同学由此组成了一个团队。这个新生品牌对学生们很有吸引力,如它的定位、价格、经营方式成为大家实践的重点。对于是店中店,还是自营店的问题,学生也非常感兴趣。这样的一种教学尝试关键是培养了学生们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从企业的角度设计了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品牌。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对此表示:“我们的服装教育者不要把科目绝对化,而应该是开放的。”这种“艺工携手”的教学实践从另一方面也为中国的专业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