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服装营销 » 2010年冬羽绒服行业又现“习惯性”彷徨

2010年冬羽绒服行业又现“习惯性”彷徨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0-12-27 潮流指数:1292 发布人:品牌服饰

    2010年10月以来由于气温的陡然下降,神州大地仿佛一下就从夏天跳到了冬天。羽绒服行业的销售旺季也随之提前到来。作为冬季的主要消费服装之一,羽绒服行业一直是业内关注的热点。2009年的倒春寒意外的将已经“温吞水”几年的羽绒服行业拉动了起来。让羽绒服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暖意”。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转眼又到一年羽绒服登场时。2010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工费猛涨、劳动力工资居高不下等因素,国内羽绒服行业又一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重重压力之下,我国羽绒服行业如何应对?目前我国羽绒服市场究竟咋样了?今年这个冬天羽绒服企业怎么过?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走进今冬国内的羽绒服市场去一探究竟。

    “千年极寒”,到底寒的是谁

    早在2009年,在气象学界就有传言称受拉尼娜现象影响,北半球国家或将遭遇千年一遇的寒冬,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也难以幸免。这就是所谓“千年极寒”的来历。

    “千年极寒”说,本是气象学界的一场学术之争,但是很快这一本身存在着很大争议的问题就被无限扩大化,并且波及到与此相关的很多行业。我们的羽绒服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同时由于牵涉到行业内各方诸多利益,“千年极寒”说作为新一轮的噱头更是被炒得沸沸扬扬。随之,各类媒体或有意或无意的报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为,为这个噱头的热浇上了一瓢油。一时间,“千年极寒”成为了街头巷尾市民热议的话题。

    2010年8月,正值酷暑天气,素有“火炉”之称的山城重庆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仿佛空气都已经凝固了似的。但是,在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往来穿梭的人们,形影匆匆的“棒棒”,构成了盛夏里独特的一幕图画。接近40度的高温似乎并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的影响。

    40多岁的服装批发商常凌云正指挥着搬运工人将卡车上的货物往仓库里装。这几天,他陆续到了3车服装,一个个滚圆的包装袋里面装的全是羽绒服。按照惯例,往年羽绒服的采购一般都要9月中旬才陆续开始。但是,由于某天常凌云无意间从报纸上看到了“千年极寒”的消息。没读多少书的他,虽然并不清楚何为拉尼娜现象,什么是“千年极寒”。但是,他就从报纸上看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今年的冬天全世界都会特别特别的“冷”。

    对于常凌云这样的小服装批发商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经营方式机动、灵活。而常凌云们的特点就是对市场敏锐的感知能力,善于捕捉商机。这两个优势再加上从报纸上得来的“千年极寒”的信息,让常凌云很快得出了一个判断。2010年中国的羽绒服市场将一定非常火爆。

    于是,常凌云立即提前行动起来。他破例提前一个月向广东的一家羽绒服加工厂下了订单。原本以为,提前动手能拿到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但是,这个“千年极寒”的噱头早已经是家喻户晓。他能想到这一步,其余各地的批发商也想到了。所以,2010年羽绒服的出厂价格已经涨了很多。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一系列因素并不单纯是批发商热购的原因。遇到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打击常凌云的积极性。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心,进一步萌发了囤积货源的念头。

    往年进货,一般都是进一批卖一批,然后再如此循环,周而复始让资金不断的流动起来。但是这一次做羽绒服,常凌云打算搞票大的。他一次购进了差不多往年一季的羽绒服产品,放进了自家的仓库。因为他预计,今年的羽绒服一定火爆,待价格高峰的时候出售能赚很多的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国庆节刚过,官方媒体开始纷纷辟谣。说“千年极寒”并没有科学依据,同时一群专家也开始纷纷撰文、现身说法指责起这个问题。显然,舆论导向开始变了。常凌云的心也还是迷茫,甚至有点慌了。如果,今年的天气没有“很冷”;如果,羽绒服出现滞销……太多的如果,已经让很多的常凌云们不敢往下想了。

    实际上,且不说“千年极寒”这个噱头的诱导。单纯从川渝两地的气候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每年冬季的平均气温都是零度以上。即便是很冷也不会到零下多少度,并且时间很短每年仅仅2、3天而已。所以说,羽绒服并非两地消费者必不可少的服装。类似常凌云这样盲目的囤积货源,风险之大自然不言而喻。

    实际上,羽绒服行业各环节一味地相信“传言”而大量囤积羽绒服并不是明智的做法。适当的囤积是可以的,关键是一个“量”的问题,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消化能力来选择,而并非一味的盲从。

    全行业疯狂,消费市场提前预热

    2010年国庆长假,在喧嚣的成都春熙路上各个百货公司、服装卖场都早早的把新款羽绒服摆上了柜台。按照惯例,在我国南方新款羽绒服一般都是在10月底或者是11月初才上市。但今年各个品牌企业也罢,中小企业也罢都不约而同的将新款的上市时间提前了1个月左右。

    提前上市的原因主要也还是受到2010年羽绒服行业预期看好的影响,所有的羽绒服生产企业都想在这个“寒冬”里面赚一笔“暖票子”,发一笔“温暖财”。

    国内羽绒服行业的品牌企业无一例外的加强了设计和营销的力度,在大量推出新款式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销售人员素质的培训。品牌羽绒服依然把自己的主要销售阵地摆在了国内一线城市的百货公司里面。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2010年羽绒服价格普遍大幅度涨价。所有,本来价格就不菲的品牌企业也就自然而然的把消费对象定位在对商品质量和品牌有需求、追求时尚,并且对价格敏感度不高的消费者上。

    在成都某百货公司的羽绒服专柜前,标价1000—2000元的羽绒服比比皆是,3000元以上的羽绒服也并不鲜见。专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今年新推出的款式,导购人员也在忙忙碌碌的整理衣物以及向顾客介绍产品。但是,国庆期间前来“看”羽绒服的顾客确实很多,不过真正购买的却还在少数。因为,窗外依然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羽绒服的销售旺季还没有真正的到来。

    这些络绎不绝的消费者一部分是利用国庆假期逛街顺便看看羽绒服。另外有一部分则是也看到了关于今冬天气会异常寒冷的消息而怀着未雨绸缪的心思前来打探。总的来说,今年品牌羽绒服价格上涨大约在20%左右。不过据了解,近几年以来品牌羽绒服在百货公司这样的地方销量呈现的却是逐年下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百货店联营模式的局限性已阻碍了百货渠道的进一步发展,百货商场的竞争优势在下滑、消费需求在流失。

    而今,我们站在店铺林立的繁华商业街区一定不难发现其中多少会夹杂着一家或者几家各品牌的羽绒服专卖店。这类专卖店装修考究,风格统一,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目前,各品牌羽绒服企业正加紧专卖店销售模式的推广。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里,品牌羽绒服专卖店正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这也是各羽绒服生产企业为了弥补或者说是替代传统百货商店优势下滑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任忠君在成都开某品牌羽绒服专卖店已经两年多了,他的店主要靠每年冬季销售羽绒服来获利。平时则兼营一些其他的季节衣服,维持大体上的收入平衡。

    但是2008年羽绒服市场疲软,任忠君入行之初就亏了一大笔钱。好赖坚持到2009年却遭遇暖冬,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好在年后的一场倒春寒,才让他的羽绒服生意得意做下去。转眼到了2010年,坊间盛传的“千年极寒”让任忠君非常高兴。用他的话说就是,羽绒服这买卖跟种地差不多,都是靠天吃饭。

    实际上,随之10月中旬的第一次降温,任忠君羽绒服专卖店的生意就开始逐步进入了销售旺季,这比往年提前了大约半个月。由于今年企业开发的羽绒服新款式特别多,较往年多出几十种。所以,销售形势整体看好,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很强烈。可以说,2010年羽绒服专卖店的销售是开了一个好头。

    另外,还不得不提及一下羽绒服网络销售的情况。服装行业是试水网络销售最早的行业之一,虽然其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纵观整个行业仍然对网络销售趋之若鹜。羽绒服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但相对于T恤等服装的热卖来说,羽绒服的网络销售确实就“冷”得不是一般了。

    目前,各羽绒服企业已经开始涉足网络,除了自己开设官网外,还在一些知名网站开设官方授权网站。然而,在网上买一件几十元的T恤也许无需考虑太多,但动辄四位数的羽绒服,消费者就不得不多做衡量了。再加上层出不穷的网络服装销售纠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羽绒服的网上销售。据了解,基本款,价格适中、实用性高的男性羽绒服销售在网络中占有很大比重,男性消费者更喜欢选择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反之,超过千元的高端产品在网络中就销售得不好。

    总的来说,2010年羽绒服行业呈现出的是企业推出新款多,品牌羽绒服价格上涨20%左右。同时羽绒服市场提前预热,后期行情普遍看好。各大小羽绒服企业都磨刀霍霍,准备在今年的羽绒服市场上有所斩获。

    生产成本上涨,羽绒服质量堪忧

    今年以来,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羽绒服产品也呈现出价格上涨速度快,幅度大的特点。品牌羽绒服产品单件价格基本都在千元以上,而非品牌的产品价格也较去年提升了15%---30%。其中对羽绒服成品影响最大的就是鸭绒价格的成倍似增长。作为羽绒服填充物的鸭绒价格从去年的每吨近10万元,疯狂飙升到目前的30万元,涨幅达到了3倍。同时,由于羽绒服的制作工期较长,羽绒供不应求的状态短时间内较难缓解,所以今年羽绒服涨价趋势已经是在所难免。

    然而,就在鸭绒价格飞涨的同时部分中小型羽绒服加工厂、家庭似手工作坊等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铤而走险,开始使用劣质鸭绒、粉碎毛甚至是使用其他填充物冒充鸭绒来生产假冒伪劣羽绒服。正是由于羽绒服价格的上涨,2010年这股制假造假的歪风比往年来得更加猛烈。

    2010年10月中旬,市民张丽君在某商场购买了一款标价799印着百合花图案的羽绒服。这件羽绒服款式新颖,花色也不错,她非常喜欢。但是拿回家穿了没过多久,张丽君就发现每天都有细小的羽毛碎片从羽绒服的线缝中间“溜”出来。在家里这些小碎片问题还不大,但是在单位或者是外面却让她感觉到非常不自在。因为羽绒服上沾着羽毛碎片让别人一眼就看出这衣服不上档次、地摊货。

    更为严重的是,起初还只有零星的碎片掉出来。到后来,经过洗涤之后越来越多的碎片开始跑了出来。无奈,张丽君拿着这件羽绒服找到商场要求退货。商场是态度也蛮好,承认可能有质量问题但是这件羽绒服已经洗涤过了,按照规定是不退的。

    一怒之下,张丽君找到一位业内人士将这件羽绒服直接拆开。结果发现里面的填充物并不上鸭绒,而是用鸭毛粉碎而成的碎毛,根本不含绒的成分。据了解,粉碎鸭毛作为填充物不但服装的保暖性差,同时,粉碎毛带有大量细菌、病毒、寄生虫、粪便、尘土等,经常穿着这种劣质“羽绒服”,会大大提高消费者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实际上,每年到了秋季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街头就会冒出一批加工羽绒服及其羽绒制品的小作坊。这类小作坊主要就是利用粉碎毛来冒出羽绒,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羽绒产品以次充好来欺骗消费者,谋取暴利。

    重庆有位消费者感觉自己多年前购买的羽绒服款式过时了,面料也略显陈旧。于是,她找到一家街边的羽绒服加工作坊要求其将自己的这件羽绒服翻新。所谓翻新,就是填充物还是用自己原来衣服里面的鸭绒,外面的款式则另外做。羽绒服加工作坊一口答应下来,在收取了不高的加工费之后很快就把翻新的羽绒服送到了这位消费者的手上。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一次意外事件将她翻新的羽绒服挂破了。这位消费者立即发现,里面的填充物并非全是自己旧大衣里的羽绒。她便来到做羽绒服的店里问个究竟,可店主坚持说里面装的全都是她旧羽绒服里的羽绒。双方各持己见,争吵得不可开交。但是由于都拿不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件事情最好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通常这类羽绒服加工作坊,价格是商场出售的羽绒服的一半甚至更低,吸引不少市民去做羽绒服。同时,这些作坊都是经营三、四个月季节一变就离开的“游击队”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类街边的羽绒服加工作坊生产的羽绒服质量毫无保障。是假冒伪劣羽绒服的生产源头之一,已经严重的扰乱了整个羽绒服行业的秩序。

    据了解,近期有关羽绒服质量的投诉大量上升,品牌羽绒服的质量基本达到要求,投诉很少。但是小店、作坊定做的羽绒制品问题尤其突出:如翻新的羽绒服内装的部分羽绒被更换、新做的羽绒服内填充物质量不过关等。不过,在实际工作中对这类作坊的查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工商部门经常检查,但是不懂纤维检验的业务,无法分辨填充物的质量好坏。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买到假冒伪劣羽绒服的也比比皆是。纤维检验部门懂业务,但是面对庞大的市场明显力量不足。这就给我们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类似能否联合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假冒伪劣羽绒服的查处等等,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商榷的事情。

    目前,在我国羽绒服市场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特别是国际品牌和时装品牌的进入,使得专业羽绒服品牌受到一定威胁。我国羽绒服企业唯一坚持狠抓产品质量,不断推陈出新,把时尚、潮流元素尽可能多的融入到羽绒服产品里,才能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来源:中华服装网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