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内新闻 » 内忧外患,民族品牌路向何方?

内忧外患,民族品牌路向何方?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0-12-15 潮流指数:1124 发布人:品牌服饰

中国的民族品牌一出生往往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现实:内部竞争的激烈、市场消费者的偏见、国外品牌的冲击……种种桎梏,使得民族品牌的发展分外艰辛。

  “Made in China”这曾让我们自豪的字眼,今天却很大程度上让人有种酸涩的感觉,它时刻提醒我们,众多民族品牌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事实:在全球产业链上,中国制造付出的是超过十倍的汗水,收获却不到十分之一。而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生产运营成本的提升,中国制造的利润与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一些行业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转型与升级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然而举步维艰。

  内忧外患

  民族品牌的转型注定是一条艰难的征途,不仅因为转型本身需要企业经营思想与运营体系的大变革,内外环境的压力也使得它们备感窘迫。

  首先是国外竞争对手携资金实力、技术研发与品牌等优势。它们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尝尽了甜头并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对于崛起的民族品牌自然是千方百计打压。

  一方面是国外对手的追逐围剿,另一方面国内舆论与消费者的偏见也成为民族品牌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当国内消费者一掷千金地追随NIKE等国际品牌时,殊不知它们的产地就在中国,只因为贴上了NIKE等的Logo,身价便暴涨。而同样的品质,如果贴的是民族品牌的标签,即使价格便宜得多,消费者也还是趋向选择贵的洋品牌。因为他们潜意识认为,洋品牌比民族品牌就是要好。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对遭遇危机的中外品牌不同的考量标准也让民族品牌有屈难诉。丰田“召回门”之后,公众舆论对丰田的信任并没有减退,反而对其“责任心”大加赞扬。而对于民族品牌却每每口诛笔伐,大有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架式。从去年的王老吉到今年的霸王,都曾陷入这种旋涡。即使国家权威机构的证言、确凿的数据证明也丝毫不能减轻舆论与公众对民族企业“原罪”的认定。

  相比之下,之前海外媒体报道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含泥胶和石油成分的化学物质。尽管媒体对此事件也有跟踪报道,但麦当劳店内依然热闹非常。同样,当年SK-II危机过尽,它依然是都市女性的选择。

  一个永恒的课题

  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下,生存还是毁灭成为民族品牌面临的一个永恒课题。而从他们的选择中,经常呈现两种路径:一是投身外资门下,坐享太平。但一入豪门深似海,“小护士”在2004年作为欧莱雅在中国收购的第一个本土品牌,如今早已销声匿迹。第二是奋发图强,在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双重夹击中,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坚强生长,虽然道路曲折,但未来会越走越宽。有远见的民族企业,无疑会选择后者。

  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深刻感到民族品牌面临局势的严峻:全国13家国有大型医药企业被外商控股;洗衣粉行业几乎全部被四大外资洗涤剂公司收购;饮料行业,全国7大名牌饮料被美国公司悉数收购,一度被称为“水淹七军”。这些自主品牌被收购后,大多被束之高阁或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开路的牺牲品,最后沦落为外资品牌的附属物。有关调查发现,在合资企业中,70%以上的自主品牌收购后都被闲置,只有不到30%的品牌被用来做市场。此外,国际品牌通过广告、舆论公关等媒体影响来实施市场占领策略,或采取大量抢先申请专利来抢占市场格局等手段,进一步蚕食自主品牌的发展空间。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一些崛起的民族品牌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无论是华为、海尔、联想等知名品牌的成功国际化,还是中国互联网的风生水起,到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都能给予我们这样的信心。在快消、日化领域,一些民族企业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实现了品牌化、产业化,成就了王老吉、霸王、云南白药牙膏等民族品牌。这些品牌都创造了市场的奇迹,奠定了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践行者。

  然而,忧患始终随行,对于民族品牌而言,“攘外必先安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现实的课题,与这个课题连接的正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现象”: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和麦当劳“橡胶门”的负面挡不住K爷爷和M叔叔的爆棚人气,云南白药的买卖合同纠纷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甚至国家保密配方被要求公开。霸王洗发水更是因为一个没有确切说法的行业标准,短短几天曾蒸发市值几十亿!甚至在国家权威机构证言、种种事实证实之后,舆论还是质疑种种。这是品牌的悲哀,还是民族的不幸?

  站起来!向未来!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优秀的民族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形象的标签,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尽管有华为、中兴、联想、海尔,但与世界级的一流品牌还有太大的差距,而弥补这种差距,除了我们民族品牌自身的积极进取,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媒体,也需要协力行动起来。

  我们需要崛起的中国品牌力量,在为国人提供高品质、高性价产品服务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文化传承提供价值的载体,为民族振兴提供品牌的基石。

  而这一切,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当我们看到韩国人把“购买国货”作为一种传统,我们可以理解韩国如何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在民族品牌的词语组合里,民族第一,品牌第二。

  曾经,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是全体人民一起浴血奋战,开创了新中国。今天,当一个个民族品牌“被收购”和“被消失”,民族品牌的发展也到了危险的时刻。“起来”成为民族品牌心底的呼唤。而民族品牌的未来之路,既书写着民族产业的明天,也牵引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对它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热爱,更多一些支持,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事实。

  中医药文化保护

  中医药文化保护已成为从国家到公众面临的现实课题。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尝试中医药。英国最近一项调查中发现,参与的1204名成年人有20%过去12个月内接受过针灸药膳疗法。同样,不少美国人认为现代治疗方法用化学药品,长期服用有害健康。通过对夏威夷185人的调查发现,有80%以上曾使用过中草药。反观今天的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生活节奏使我们忽略了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中医药文化。“被失落”的文明

  纵观世界上的知名国家不难发现,每个国家都被一种强大的文化所支撑,并被深深打上这种文化的烙印。美国拥有以牛仔裤、可口可乐和好莱坞为标志的多元文化;法国因为拥有世界五大酒庄,则以酒文化所闻名于世……特定、专属的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形象的标签。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品牌成为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充实品牌的内涵,跨国公司们总是以文化为先导,攻入广大的国际市场。

  中国也曾力推“中华美食”,但终究在外国精致考究的西餐面前败下阵来,唯有几个背靠传统节日文化的“dumpling”、“mooncake”为外人熟知。近期,诺贝尔经济学家奥利弗 威廉姆森走访中国酒乡泸州,虽然他坦言对中国白酒没有太多了解,但也一语中的:“中国酒缺失文化,法国有波尔多以及围绕波尔多的丰富的产地文化,而中国缺少的正是这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严重缺位。而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应该是“救命稻草”。

  说到中医药,似乎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能回忆起白发苍苍的老中医,还有母亲用紫砂药壶煎煮的又黑又苦的汤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治病救人的技艺,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古老中国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哲学等。而中药也从简单的治病救人,不断上升到养生、养命甚至修身养性,是中国专属的一种大文化。可在今天,中医药文化已然成为“被失落”的文明。人们抱着对中医药文化理念的怀疑态度,对霸王、云南白药、王老吉等一批主打中医药文化理念的品牌提出质疑。

  如今,世界各国都在加紧文化输出。尤其是像韩国、日本这样与中国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国家都在分食中医药文化这块蛋糕。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的中药贸易额上百亿美元,其中日本占半数以上,韩国紧随其后,而中国却只有不到10%。前些年,我国引进了韩国电视剧《大长今》,一时间韩国美食和药膳风靡中国,我们甚至还要去韩国邀请明星、专家来中国分享韩国的药膳文化。而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网友都在网络上和韩国人打口水战,就是因为韩国人堂而皇之地宣称“韩医”水准超越中国,“中医”须改名。这让民族情结浓厚的国人感到气愤,但在气愤之后,国人是否有过更远的思考?相比韩国对历史文化保护的痴狂,手握珍稀历史,怀抱文化精髓的我们又做了多少呢?有几千年悠久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如何能够延续生命的传奇?

  拿什么拯救你?

  近些年,国内陆续冒出中医药在国民生活中风行的势头。2009年可以说是中国人火热加入传统中医养生行列的一个爆发年。从CCTV到地方卫视都打起了养生节目的大旗,各种养生大师、中医药名家借着这股风潮,做起了写书、卖药的生意。中医药养生遍地开花,形势一片大好。这从一方面印证,在中国发展中医药文化有独特和坚实的群众土壤。怀着对老祖先几千年以来对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崇敬情怀,国人很快就加入了中医药养生的大潮。一时间,张悟本、李一等中医药专家们受到百姓前所未有的追捧。美好的崇敬情怀有了,但中国对中医药的理性和保护却严重缺失。一旦有人站出来说这些专家是骗子、妖道,舆论的所有指向顷刻间倒向一边,刚刚建立起的中医药复兴画面在顷刻间又坍塌了。中国人热爱中医药文化,但这爱来得不够理性,太过脆弱。

  中医药发展之难不禁使我们怀疑这热爱的根基。国人从骨子里缺少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依赖,国家在对中医药产业的保护职责上也有所缺位。自古岭南出好药,早在2005年,时任广东省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就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指示。时隔五年,情况如何?南药、广药、霸王、潘高寿、王老吉等品牌都在各领域拔得头筹。尤其是中药凉茶王老吉以及中药日化霸王,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冲破了外资品牌的防线,带动广东这个自古以来的中药大省迅速成长为中药强省。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不只是政府一家之力。众所周知,广东作为拥有中医药传统的省份,民众对中医药的信任和依赖是自古有之的。到过广东的人都知道,广东人最喜欢的就是在傍晚散步到路边饮一杯凉茶,在治病保养方面,也倾向于采用中药调和养生。并且,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企业和公众都加入中医药文化产业保护的行列。最近正在举办的岭南文化节就是广东省为保护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一系列传统文化所举办的盛会。在此次文化节上,将霸王、王老吉等多个知名中医药品牌收入岭南文化保护遗产名录,实现中医药配方的永续保护。当然,中药强省的发展也非一帆风顺,有过舆论的质疑,也有过外人的冷眼,更有过品牌之间的夹击,这可以说是中医药复兴历程中的阵痛和常态。

  广东“中药强省”战略的制定和推动,只是中国中医药文化步履维艰发展的一个缩影。要促成整个中国从“中药大国”向“中药强国”的转变,实现中药富国、强国,中药富民、强民的目标,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有一种保护叫传承

  在足球场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对于中医药文化来说,有一种保护叫传承。放在博物馆里的遗产只会让人瞻望,能融入现代生活中的文化才可以生生不息。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服务于现代人生活,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同仁堂、云南白药、王老吉等民族中医药品牌带着古老的中医药传统文化,走进国人的现代生活,形成了独创的配方和产品,同时也迎合了世界范围内的绿色药品趋势。这些品牌的存在,既形成了对抗外资品牌攻击的一道防线,更铸就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保护的长城。

  然而,要让中医药成为国家符号和文化载体绝非一蹴而就,也非单个力量就能促成的。看看曾经盛极一时的唐代,源自古老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是欧洲贵族和皇室追捧的“舶来珍品”。唐代之所以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物质、文化的极盛时代,与政府兼容并包的管理、对精湛技艺的保护以及文化思想的开放不无关系。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越来越多来自意大利的皮革、法国的高级定制服装被中国消费者所仰望和追逐,偌大的中国市场充斥的总是天价的“洋品牌”,而国产品牌逐渐丧失了“本土精品意识”,随之而来的则是古老的中医药精髓在一点一滴地消逝。

  说保护中医药文化似乎还不够深刻,如今中医药被喻为大熊猫,不单单是保护,而是拯救,毫不夸张地说是抢救。早在两年前,南京的中医药遗产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就呼吁:“中医药发展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政府应该早日从法律和政策的层面解决中医药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中医从业者更应该振奋精神、团结奋斗,让我们通过努力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中医药遗产的行动中来!”除此之外,民众、舆论应该抱着对传统文化更加宽容和尊重的情感来看待中医药文化在中国的复兴和成长。中医药民族品牌在发展历程中总归是要跌倒几次的,本土成长起来的民族品牌难免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一路走来。跌倒了,如果众人拉一把、帮一下,这些品牌会不会走得更远,步伐更快?就如2008年阿迪达斯“众人成山”的广告――“与女排一起2008”“胡佳+13亿人”等等,将国人的合力注入某个人、某个品牌、某种文化,由中国人自己打造自己的文化,才能造就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国家文化。

发表内忧外患,民族品牌路向何方?的评论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